转自:长安街知事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2025上海车展”)开幕,大众在华三家合资公司合体参展,三款全新概念车成为2025上海车展发布会的焦点,但业界更感兴趣的似乎是南北大众高层的同台亮相。“南北大众定终身”也成为本届上海车展的热搜词。南北大众高层同框,除了合力为德系品质站台以外,也预示着大众在华合资2.0阶段的到来,将是整个合资品牌在华发展的里程碑时刻。
南北大众从暗暗较劲走向如今的合力,原因在于那个争夺有限车型资源的时代已然过去。新能源变革传递给大众的压力,摁下了本土化研发的加速键。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大众全球重要的创新策源地,“中国智慧赋能全球品牌”。此次上海车展首发的也并非只有三款大众品牌的概念车,概念车的背后,是一整套面向中国市场,本土化开发的技术体系。在“自我造血”功能强大的新形势下,南北大众之间合作的动力将远大于竞争,携手一起将德系品质延续发展,将是两家未来共同的目标。
概念车背后,是更重要的本土化智电平台
此次上海车展,一汽-大众全球首发ID.AURA概念车,这是一款为中国年轻家庭打造的紧凑级轿车,外观时尚前卫,已经非常接近最终的量产版车型,量产新车有望2026年上市。关于这款概念车的资料不多,但外界更关注的是这款概念车的CMP平台和CEA架构,两者都是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技术成果。一汽-大众(商务)副总经理,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吴迎凯表示,大众为实现电动化转型投资超过百亿元,CMP平台开发周期比传统流程缩短30%,CEA架构减少车内控制单元数量达30%。
尤其是CEA架构,被视为大众汽车集团开启中国智能网联汽车阶段的关键“钥匙”,吴迎凯透露:“ID.AURA概念车将搭载全新的CEA电子电气架构,可与人工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多种技术融合,带来更智能的互联体验、更快的响应速度,以及更先进的座舱智能化体验。”自2026年起,国产大众汽车品牌的纯电动车型(包括基于CMP和MEB平台开发的车型)都将搭载CEA架构。
大众入华有四十年的历史,从最初的“拿来主义”,一个螺丝都不能改,再到拉长轴距的小修小改,再到开发专攻中国市场的专供车型,到如今,由中国本土团队开发专属技术平台和电子电气架构,打造由中国市场主导的产品。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大众品牌市场与用户运营业务负责人赵建民表示,一汽-大众拥有行业领先的本土化前瞻技术能力,后续将深度参与本土化商品定义及商品研发,承担更多的开发责任及主导作用。在新能源上半场积累经验后,一汽-大众在智能化下半场将抢先布局,提升竞争力。由此,大众在华合资也将开启2.0阶段。
油电混可以同进,但前提必须同智
合资2.0阶段的一汽-大众,对市场的反应将变得更快更敏感,并且由此快速调整自身产品布局和营销策略。2025年3月,中国一汽与大众汽车集团在德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确定一汽-大众新车型规划,明确将进一步丰富一汽-大众的商品阵容。据吴迎凯介绍,从2026年起,一汽-大众品牌将在“油电混共进、油电混全智”的策略基础上,在多个细分市场推出10款全新车型:包括5款纯电、2款插电混动、2款增程式混动,以及1款全新燃油车型,这其中的每一款,都是针对中国用户需求的“定制之作”。
可以看出,一汽-大众未来的产品也并非完全押宝新能源,而是几乎囊括了当下主流的动力技术路径。这也正是一汽-大众所坚持的“油电混共进,油电混全智”。“当下市场是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共进的,燃油车整体市场有所下滑,但我们判断未来其在中国市场仍有1000万辆以上的规模。我们会坚持油电共进的路径,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品质产品。”吴迎凯表示。消费者在意的是更省心、更安全、更高品质的出行体验。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燃油车依然拥有58%市场份额,占比甚至略微上升,也验证了这种判断。
一汽-大众认为,智能化是油车进化的必由之路。甚至在辅助驾驶上,一汽-大众还制定了一个“燃油车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也就是当前的智能驾驶辅助1.0,覆盖全国95%高速路段和90%城市路段;第二步,在今年第36周开启智能驾驶辅助2.0,可覆盖全国100%高速路段和95%城市路段,保证燃油车的智能驾驶辅助平权;第三步,2026年,开启智能驾驶辅助3.0,实现覆盖全国100%高速路段和100%城市路段。尽管油车的辅助驾驶开发比电车要复杂不少,但一汽-大众依然坚持投入,并且成绩斐然,这一点在今年3月份上市的全新探岳L上得到了展现。
只卖“足月车”,安全永远是底线
如果大众车都是中国团队设计和主导,那么,什么是大众不变的基因?这是消费者的心中的一个疑问。品质和安全是首先涌现的答案,一汽-大众在安全测试、可靠性测试方面毫不松懈。“用户是我们的家属,不是小白鼠。”吴迎凯说。目前,一汽-大众耐久交变试验测试要求为10万公里、高强度道路试验要求为193万公里、碰撞安全测试高达1400次以上。“安全不是豪华,安全应当是造车的底线。”
品质是一个缥缈的概念,要如何证明?如何让用户感知到?一汽-大众用实际行动说话,推出“原装配件终身质保”和“整车终身质保”两大服务。质保范围覆盖一汽-大众全系燃油SUV,涵盖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十大核心系统。“双终身”质保服务是对大众车主的承诺,也会提高一汽-大众的成本,正是因为对产品质量的自信,才敢于为车主的用车生活兜底。吴迎凯表示,一汽-大众经过大量测算得出,其SUV燃油车型的品质在整个生命周期里故障率很低,敢于推出“双终身”质保服务,本质上还是源于自信。
行稳方能致远,无论汽车怎么变,动力形式怎么不同,消费者对安全和品质的追求始终如一。面对市场竞争加剧、消费环境变化等多重挑战,一汽-大众依然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今年3月,一汽-大众整车销售15.4万辆,燃油车销量同比增长1.4%。其中大众品牌销量8.7万辆,燃油车份额同比提升了1.1个百分点,稳居合资品牌前列,对品质的坚持让一汽-大众逐步稳住了阵脚,并酝酿更高品质的智能化产品,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面对新能源变革下半场激烈的淘汰赛,“卷价格”“卷营销”给还留在牌桌上的每位玩家都带来很大的压力。在积极应对的同时,一汽-大众也有自己长期坚持不变的理念。“以客户为中心的长期主义和利他主义。”吴迎凯表示,“品质不是品牌溢价的筹码,安全也不是所谓最大的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