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星途星纪元ET: 4.8s破百, 3000mm轴距+空气悬架, 激光雷达加持
来源:兵器观察 2025-04-29 02:45:54
大字

星途于4月19日为市场带来了2025款星纪元ET。这款中大型SUV提供了两种动力选择:纯电动版的售价范围是21.98万元至27.98万元,增程版的起步价则定在17.28万元。通过实际驾驶,可以感受到车辆的一些技术配置,例如其增程系统(官方称“黄金增程技术”)有助于实现较长的综合续航,CLTC标准下标定为1500公里,部分车型更是达到1615公里。同时,试驾体验也显示,四轮驱动系统和激光雷达的加入,让车辆在面对模拟的雪地或越野等复杂地形时,表现出相应的通过能力和环境感知基础。

初见星纪元ET,前脸给人的观感是相当规整和现代的。它没有采用复杂的线条堆砌,而是选择了大面积的封闭式设计,这在当前的电动车潮流中很常见,视觉上显得很干净。下方格栅的主动开闭功能算是一个实用亮点,能在需要时引导气流,同时那两条细长的镀铬饰条起到了不错的点缀作用,没有过度渲染。头灯的设计颇具辨识度,横向贯穿的日间行车灯带一直延伸到车身侧面,拉伸了视觉宽度。车顶前方的激光雷达模块,虽然是为了高级别辅助驾驶服务,但也成为了外观上一个显著的技术特征。车漆方面,引入流行的紫色系选项,看得出品牌方在色彩选择上紧随市场审美动向。感应式雨刮和全景天幕都是提升便利性和开扬感的配置,前者能在雨天自动调整工作频率,后者则显著改善了车内的采光。

作为一款中大型SUV,星纪元ET的车身尺寸(长4955mm、宽1975mm、高1698mm)和长达3000mm的轴距奠定了其稳健的侧面轮廓。值得一提的是它配备的空气悬架系统,这套系统允许驾驶者根据路况调整底盘的高度与阻尼,无论是城市铺装路面追求舒适性,还是偶尔遇到非铺装路面需要提升通过性,都能提供支持。20英寸的轮毂配合前轮的六活塞制动卡钳,不仅视觉效果饱满,也预示着可靠的制动能力。车身周边的摄像头和雷达传感器是实现其智能驾驶辅助和多种便捷功能的基础,例如它支持包括手机蓝牙钥匙、UWB数字钥匙在内的多种解锁方式。无框车门和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确实为侧面增添了几分轿跑般的动感与简洁。

星纪元ET在细节处考虑了日常用车的安全性,比如它的开门预警功能。通过利用车侧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后方接近的车辆或行人,能在乘员准备开门时发出警示,有效降低因视线盲区导致的“开门杀”事故风险,这在交通繁忙或停车位狭窄的环境下尤为受用。车尾的设计语言与前脸呼应,整体造型显得比较圆润和厚实。贯穿式的尾灯是时下流行的设计元素,点亮后,均匀连贯的光带效果在夜间有不错的辨识度,也提升了车辆的档次感。

进入星纪元ET车内,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空间的宽裕。它采用标准的2+3五座布局,对于家庭用户来说非常实用。具体的车身尺寸数据(长4955mm、宽1975mm、高1698mm,轴距3000mm)转化为实际乘坐体验,就是前后排乘客都能获得足够的活动空间。以前后排均设有的中央扶手为例,后排扶手还集成了杯架,放置水杯饮料很方便。以身高178cm的体验者为例,在前排调整好坐姿后,头部空间仍有接近两拳的余量;进入后排,腿部空间超过两拳半,可以轻松调整坐姿,甚至翘起二郎腿也不会感到局促。

座椅的用料和功能配置是影响乘坐舒适性的关键。星纪元ET的座椅表面触感细腻,据称使用了高品质的皮革材料包裹,坐垫和靠背的填充物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性和包裹感,有助于缓解长途旅行的疲劳。主副驾驶席以及第二排座椅都支持电动调节,便利性不错。前排座椅的功能相当齐全,包括加热、通风、记忆和按摩;后排乘客同样能享受到座椅通风和按摩功能,这在同级别车型中算是比较慷慨的配置。此外,主副驾驶席的遮阳板都配备了带照明的化妆镜,方便整理仪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副驾驶席的“零重力”模式和后排座椅靠背最大可达130度的调节角度,配合标配的后排通风与按摩,极大地提升了乘坐享受。

星纪元ET的内饰设计风格倾向于简约与科技感的结合。中控台视觉中心是一块15.6英寸的悬浮式触控大屏,搭配10.25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构成了主要的交互界面。这套系统的界面设计逻辑清晰,操作响应比较流畅,集成了车辆设置、导航、娱乐等多种功能。车内配备了三区独立自动空调和AQS空气质量管理系统,结合环保材料的应用,致力于提供一个清新健康的乘坐环境。音响系统方面,全车共布置了23个扬声器,力求营造良好的声场效果。内置的K歌功能和拥有256种色彩可调的氛围灯,则为车内增添了更多娱乐性和个性化氛围,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星纪元ET车内的中央控制屏幕具备2.5K级别的清晰度,实际观看时,画面的细节和色彩饱和度表现不错,地图和各项功能图标都显得很锐利。这款屏幕是车辆信息和控制的主要交互界面,操作体验比较顺畅,这背后有高通骁龙8295P芯片提供运算支持,其处理能力足以应对多任务操作,反应速度接近当前主流智能手机。在手机连接方面,系统兼容Hicar和CarPlay,方便不同手机用户投屏使用。车辆系统本身也支持在线更新(OTA)。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功能是面部识别,上车后系统能认出驾驶员并调取其个性化设定,省去了手动调整座椅、后视镜等的步骤。此外,车内四个区域都能独立响应语音指令,乘客也能控制自己区域的空调或音乐,驾驶员则可以通过语音或预设的手势(例如挥手切歌、调节音量)来操作导航、影音娱乐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行车中低头操作屏幕的需求。分屏显示和为户外露营设计的模式也扩展了车机系统的应用场景。

在驾驶辅助硬件配置上,星纪元ET整合了超过30个传感器单元,包含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以及多个高清摄像头。这些传感器持续不断地采集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比如道路标线、其他车辆、行人以及固定障碍物等,为系统的判断提供原始数据。车辆的软件系统负责处理这些海量数据,通过内置的算法(运用了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进行分析和解读,最终转化为对车辆驾驶行为的控制指令,比如调整方向、速度或进行制动,目标是实现更智能化的行驶决策。

星纪元ET提供的驾驶辅助功能覆盖了多种路况,其中包括适用于高速公路的NOA领航辅助、针对城市道路的NEP领航辅助以及解决停车问题的HPA智能泊车。高速NOA能够辅助车辆处理进出匝道、在车道内避让大型车辆、根据路况执行变道超车等操作。城市NEP则侧重于识别交通信号灯和道路指示牌,在导航路线上辅助行驶并避开障碍。泊车辅助方面,除了常见的自动泊车入位和手机遥控泊车外,还具备自主代客泊车能力。其中,记忆泊车功能允许车辆学习并记录特定停车场的行驶路径,之后在驾驶员监控下,可以沿着记忆的路线自动停入车位。

在动力选择上,星纪元ET最初仅提供纯电动版本,后来为缓解用户的里程焦虑,增程版车型应运而生,市场反馈也积极了许多。2025款车型提供了后轮驱动和全轮驱动两种形式。其中,全轮驱动的增程版本在搭载一台1.5T发动机的同时,还在前后桥配备了驱动电机,系统综合马力达到了469Ps。配合其仅为0.26Cd的风阻系数,车辆从静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时仅需4.8秒,这个加速表现在中大型SUV中是比较靠前的。

针对增程版车型,电池系统的能量储备有所提升,电池容量从之前的32千瓦时增加到了41.16千瓦时。根据CLTC测试标准,纯电模式下的续航里程为240公里,根据实际驾驶习惯和路况,纯电行驶大约180公里是比较现实的。以每天通勤30公里计算,纯电模式基本能满足约一周的出行需求。车辆支持400V高压平台进行快速充电。此外,67升的油箱容积,结合其增程系统技术,使得车辆的综合续航能力达到1500公里,特定配置的车型理论上可达1615公里。

车辆的行驶舒适性和操控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底盘与悬挂配置。它采用了一套软硬可调的空气悬挂系统,这套系统能依据车辆载重情况和行驶状态动态调整。在城市道路行驶时,悬挂倾向于吸收多数细碎颠簸;而在高速巡航时,则提供更稳定的支撑,减少车身不必要的晃动。通过弯道时,车身的侧倾被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即便是速度稍快,底盘也能给予驾驶者足够的稳定感和掌控信心,这有助于提升驾驶过程中的参与感和乐趣。

车辆的智能座舱系统与智能驾驶系统进行了信息层面的打通。用户可以在中控屏上看到驾驶辅助系统的状态和决策信息,也可以通过语音助手来查询或设置导航,或者调整与驾驶相关的车辆设置。这种交互方式让驾驶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车辆的“想法”和状态。在安全防护方面,车辆配备了碰撞预警、自动紧急制动、行人监测等主动安全技术,车身结构也采用了高强度钢材和热成型工艺。在实际试驾中,遇到模拟的紧急情况时,例如前方突然出现障碍物,自动刹车系统能够介入并执行制动,展现了其在应对突发风险时的作用。

综合来看,星纪元ET融合了当前一些主流的技术应用。其座舱内的交互系统反应流畅,驾驶辅助功能也覆盖了从高速到城市再到泊车的多种场景。动力系统提供了纯电和增程两种选择,满足不同用户的续航偏好,特别是增程版结合了不错的纯电续航和长途能力。加之空气悬挂系统在行驶中对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的兼顾,以及对安全配置的投入,这款车试图在智能化、实用性和驾乘感受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对于关注车内空间,同时对上述技术配置和行驶品质有要求的潜在买家,可以将星纪元ET纳入考察范围。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