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历史性突破? 美欧巨头联手突破固态电池瓶颈, 宣布2026年装车
来源:钛媒体快报 2025-04-29 05:50:22
大字

近日,由欧洲汽车巨头Stellantis与美国固态电池新锐Factorial Energy组成的跨国技术联盟宣布,双方联合研发的FEST固态电池成功通过车规级验证。

这项突破不仅刷新了行业技术标准,更将固态电池量产进程缩短至两年内——根据规划,搭载该技术的道奇Charger Daytona示范车队将于2026年上路测试,标志着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的关键跨越。

技术参数全面突破:重新定义电动车性能边界

此次验证的77Ah固态电池单元展现出三大革命性优势:

1. 能量密度跃升:单位质量能量密度达375Wh/kg,较特斯拉4680电池提升25%以上,理论上可使电动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

2. 极速充电体验:室温环境下仅需18分钟即可实现15%-90%电量补充,比主流快充技术缩短40%时间;

3. 全气候适应性:在-30℃至45℃极端温度区间保持稳定输出,破解北方冬季续航缩水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该电池还具备4C超高倍率放电能力,可瞬时释放强劲动力,满足高性能电动肌肉车的需求。经6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保持90%以上容量,达到车规级耐久标准。

从实验室到量产:技术攻坚背后的创新密码

Factorial Energy的FEST®技术突破源于两大核心创新:

固态电解质配方:采用AI算法优化的新型电解质材料,在消除液态电解液易燃风险的同时,实现锂金属阳极稳定运行,能量密度较传统石墨阳极提升50%;

制造工艺革新:兼容现有锂离子电池产线,避免千亿级设备投资浪费,为规模化生产扫清障碍。

“这不仅是材料科学的胜利,更是工程化思维的典范。”Factorial CEO黄思宇指出,“我们通过模块化设计将电芯厚度控制在3mm以内,并采用干法电极工艺,使生产成本逼近传统锂离子电池”。

产业竞速升级:全球车企固态电池布局白热化

Stellantis的激进布局折射出行业剧变:

时间线提前:原定2028年的固态电池装车计划提前至2026年,较丰田、大众等竞争对手快1-2年;

生态圈扩张:除道奇Charger Daytona外,奔驰EQ系列、现代IONIQ高端车型均已进入技术适配阶段;

资本加注:Factorial估值三年暴涨20倍至25亿美元,Stellantis、奔驰等战略投资者累计注资超4亿美元。

行业分析师指出,此次突破或将引发连锁反应: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中国电池巨头可能加速固态电池研发,而特斯拉若不能及时跟进,其在电池领域的先发优势恐遭瓦解。

总结:

随着示范车队路测数据的积累,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将进入快车道。Stellantis全球542万辆的年销规模(2024年数据)为其技术推广提供强大背书,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新能源市场,如何在这场技术革命中抢占先机,将成为影响产业格局的关键变量。这场美欧主导的技术突围,正在倒逼全球汽车产业开启新一轮洗牌。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