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比亚迪汉L、唐L“兆瓦闪充”实测报告: 充电5分钟跑400公里 快到不敢眨眼
来源:搜狐财经 2025-04-30 01:49:29
大字

如果说过去十年是“油电共存”的过渡期,那么比亚迪汉L、唐L的上市,正在正式拉开“千伏纯电”和“兆瓦快充”全面进入用户日常的序幕。4月29日,在比亚迪超级e平台技术解析暨汉L唐L兆瓦闪充全国巡回体验会上,科技讯不仅听到了工程师关于平台架构与电池技术的系统性解读,更实地体验了“闪充5分钟、畅行400公里”这一惊人数据背后的技术逻辑与真实使用体验,真正实现了用兆瓦闪充告别充电焦虑!

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在现场向媒体全面解析了超级e平台及“兆瓦闪充”的技术创新点。比亚迪超级e平台技术的发布,彻底解决了纯电补能效率这一最后短板,1000V平台、10C充电倍率、1兆瓦闪充功率,刷新了20万元以上纯电市场的技术标准,推动主流中高端纯电进入兆瓦闪充、油电同速的新时代。

在本次活动上,科技讯不仅第一时间试驾了新车,更深度参与了兆瓦补能全过程,从实际驾驶到高压快充,全流程感受“全域千伏高压架构”带来的革新力量。汉L唐L“兆瓦闪充”体验的表现具体如何,让我们一起看看全部细节。

“油电同速”不是说说而已:兆瓦闪充实测比加油还快

在传统认知中,电动车最难逾越的一道门槛是“补能焦虑”。尤其在长途出行场景下,充电桩不好找、功率不够大、冬季掉速严重等问题,一度让不少用户在纯电与混动之间犹豫。但在汉L、唐L身上,兆瓦级快充技术让一切被颠覆。

超级e平台,是全球首个量产的乘用车“全域千伏高压架构”,把电池、电机、电源等都做到了1000V,将电动车带入千伏时代。同时发布的“闪充电池”可以做到充电电压1000V,充电电流1000A,实现全球量产最大充电功率1兆瓦(1000kW)!让充电功率正式迈入“兆瓦时代”,兆瓦闪充可实现“1秒2公里”的全球量产最高峰值充电速度,为用户带来极致的充电体验。

我们实测现场配备的是比亚迪自建的“兆瓦闪充站”,车辆通过单枪连接,显示屏很快点亮,电流稳定攀升。在实测过程中,从10%电量充至60%,总耗时仅需5分20秒。期间充电功率大部分时间维持在600~800kW。现场工程师介绍,这次使用的正是比亚迪“闪充电池”与“千伏高压平台”的组合,能够实现最高1000kW的峰值充电功率。

在不同桩型适配方面,汉L唐L支持500V、750V、1000V不同电压平台,还内置智能升压模块,适配性极强。现场还特意测试了在一座750V老式快充桩上的表现,双枪输出功率达到了280kW,充至60%只用了13分钟。要知道,这种公共桩此前在市面上多数电车只能跑出120~150kW功率表现。更值得一提的是“双枪并充”模式。在普通快充桩上,两个枪头同时连接车辆快充口,系统自动分配功率,整个充电过程中没有掉功率、反复降流的现象,极大提高了效率。

快速充电还有一个易被忽视的问题——低温环境下充电效率大幅下降。但比亚迪在“闪充电池”内部嵌入了“自加热模组”,可以在电池低温状态下主动升温,显著提升北方用户冬季补能体验。这意味着,汉L和唐L真正实现了“全天候、全场景”的快充体验。不论是南方高温,还是北方极寒,用户都能享受到稳定一致的高功率补能体验。

技术的落地,需要生态的配合。在此次解析会上,比亚迪还公布了“兆瓦快充站”布局进展。官方透露,截至目前,比亚迪已自建500个兆瓦站,2025年内目标铺设至4000座,并联合壳牌、星星充电、特来电等头部运营商,共建共享兆瓦级补能网络。

更重要的是,这些充电站不是封闭体系,而是开放兼容,支持其他主流电动车接入,推动整个行业向高压快充体系升级。比亚迪方面还透露,未来部分车型将下探至C级市场,进一步普及兆瓦快充体验。

从0到100km/h仅2.7秒,智能化不输百万级

动力方面,此次试驾的汉L EV四驱高性能版搭载比亚迪全新3万转永磁同步电机。首次加速时,我们还没来得及数“1、2、3”,车就已推背感爆棚冲刺而出。官方数据显示,0-100km/h加速时间仅需2.7秒,实测也基本一致,初段爆发力极强,中后段依旧储备充沛。

底盘表现方面,新车标配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过减速带时,系统会提前识别路面起伏,主动调整减震阻尼与车身姿态。我们特别测试了高频城市减速带场景,车身起伏幅度明显小于传统电动车,尤其在通过井盖、坑洼路面时,“跳跃感”几乎感知不到。

转弯时,车身侧倾控制也十分克制,前后配合默契得像一台豪华运动轿车。起步抬头、急刹点头这些“老问题”也几乎感觉不到,制动系统与云辇底盘的联动性,让整个驾驶质感更趋高阶化。

打开“天神之眼B”驾驶辅助激光版,系统在北京复杂交通场景中表现稳健。车辆不仅可实现车道居中、主动变道等基础功能,面对并线加塞等复杂工况,车辆处理干净利落,车道保持也极少出现“拉扯感”。我们在现场测试语音交互,从唤醒到完成操作响应,平均耗时低于1秒,语音识别准确率高达98%。

在实际语音操作中,汉L支持连续语音指令:“打开车窗、调高音量、导航回家”,系统会自动理解意图,无需重复唤醒。更让人惊喜的是,它甚至能识别自然语义,例如说“我有点冷”,车机会自动调高空调温度并关窗。

驾驶辅助方面,全车标配“天神之眼B”激光雷达系统,支持城区+高速领航辅助,并可实现自动泊车、AEB主动刹车。试驾中,我们启用了城区领航功能,车辆在遇到慢行、并线车辆时,会主动减速并等待时机变道,整个过程几乎无需干预。

泊车方面,车辆可以完成无标线、斜列、垂直等多种复杂车位识别,并在狭小空间内自如进出,智能化能力堪比特斯拉FSD Beta水平。

写在最后:

从用户视角来看,汉L、唐L的意义不止于单一产品性能的提升,而是象征着中国品牌在电动化补能体系上的“逆袭”。在汉L身上,科技讯小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电车也能实现“随充随走、五分钟出发”;在唐L身上,我们看到了纯电SUV也能兼顾家用舒适性与高阶智能化。兆瓦闪充、千伏平台、10C电池、智能双枪,这些原本只有概念车上才可能见到的高阶参数,如今真正进入了普通消费者可负担的主流市场。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