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连续两个季度盈利, 锚定"中国内核"的上汽通用焕发新青春
来源:海西晨报 2025-04-29 03:19:05
大字

从价格战到技术战,近年来中国车市的竞争强度越来越大,许多合资车企都是赔钱赚吆喝,这也倒逼合资品牌找到自己在中国市场的节奏,毕竟这场适者生存的淘汰赛还在继续。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期间,上汽通用别克品牌正式推出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并发布别克“逍遥”超级融合架构。据悉,未来12个月,别克将推出6款基于别克“逍遥”超级融合架构的全新新能源车型。未来两年内,别克将实现新能源车型主力价位段的全覆盖。与此同时,凯迪拉克"LOVE 纯电家族"首次集结登场,旗下V系列高性能家族首款纯电车型 LYRIQ-V 也迎来国内车展首秀。

在过去8个月,上汽通用做了很多事情,团队也改变了很多。比如,提升项目开发速度、技术降本、调整内部决策机制、大刀阔斧组织架构改革等。如今上汽通用改革成效如何?未来上汽通用如何发力新能源市场?在这场关乎存亡的产业竞速中,这家深耕中国市场27年的合资巨头,能否展现出对市场规律的深刻洞察与战略定力?

在上海车展前夕的4月22日,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卢晓,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薛海涛,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王晨东,上汽通用汽车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经理曾瑜接受了“汽扯扒谈”专访,对于上汽通用这个老牌合资车企如何在新汽车时代找到自己的节奏进行了详尽解答。

面对中国汽车产业百年变局的深度重构,上汽通用汽车在2025年上海车展释放出清晰的战略信号:以"中国内核"为根基,以技术革命为支点,在新能源与燃油车双轨并行的战略框架下,构建合资车企转型的标杆范式。

新能源必须盈利不再做亏本生意

"过去两年我们更多追求量,现在所有经营目标转向盈利性。"总经理卢晓的论断,折射出企业战略思维的质变。当一季度终端销量12.9万辆、连续两季度盈利的业绩,与别克"至境"高端新能源品牌的发布形成战略呼应,上汽通用展现出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的升维。

这种转变背后,是对中国汽车市场结构性变革的精准把握——新能源渗透率超50%的临界点已至,但野蛮生长的"价格战"终将回归价值本质。上汽通用汽车整个一季度表现完全超越董事会原来设定的目标,终端销量是12.9万辆,3月份终端销量(含出口)达到了4.7万辆,连续两个季度保持盈利,公司健康度已经回到正常运营水平,表现完全符合甚至超越董事会的预期。

在经营上,目前上汽通用追求量利平衡,更加着重公司的盈利性,因为过去两年更多追求的是量,但很难维持量和利的平衡,目前所有经营目标方针还是看重盈利性。

上汽通用发布的别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在未来12个月会有6辆至境新能源车型陆续投放市场。这些新能源产品的目标肯定都是盈利的,而且都会加持新一代的智舱、辅助驾驶技术。

到2026年,上汽通用新能源产品的销量占比会达到50%以上,到2027年甚至达到60%,这些新能源产品目标都是必须要盈利的,我们不会再做亏本的生意。

除了至境以外,凯迪拉克品牌同样在提升电动化的速度,卢晓透露,凯迪拉克插混,以及其他种类新能源车的准备工作都在密集进行,且进展非常顺利。

对于雪佛兰品牌,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薛海涛透露,从成本和效率角度考虑,今年计划将雪佛兰跟别克的4S店进行融合,正常为雪佛兰用户提供购车、售后等服务,但可以降低整个经销商的运营成本。

架构革命是生存战中的必答题

得益于技术优势,目前自主品牌产品轮番轰炸市场,新能源产品换代周期大幅缩短,市场主动权已经牢牢占据,合资品牌老一套的产品换代节奏也需要重构,新时代汽车市场需要更加契合的产品节奏。

泛亚技术中心主导研发的"逍遥"超级融合架构,成为破解合资车企转型困境的技术密钥。

作为首个实现3大车身形态(轿车/SUV/MPV)、3种驱动形式(纯电/插混/增程)、3种驱动布局(前驱/后驱/四驱)全覆盖的架构平台,其革命性突破在于将模块化理念推向新维度。通过1800+原子服务的电子神经系统、多形态悬架共生体系,以及为800公里续航预留的电池空间设计,该架构既满足当下需求,又为未来技术迭代保留冗余。逍遥架构也是融合了整个“神经单元”,能够创造1800+的原子服务,能组合出很多新的功能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

正如曾瑜所言:"架构革命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战中的必答题。"

最近几年,整个行业变化非常剧烈,新的技术演进非常快,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抛开我们常规的做法,不能简单做一些行业对标就完成产品的开发,很多时候促使我们做一些根本性的思考,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为客户提供什么价值?我们都要围绕客户是否需要来进行对标。我认为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举措,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打磨好的产品。

当然不光要讲产品速度,更要注重质量。在行业普遍追逐参数竞赛时,上汽通用选择将安全作为技术进化的基石。

奥特能电池的"四最原则"(最高标准、最全策略、最硬技术、最大投入),构建起多维防护体系:从2700V高压测试到多面液冷技术,从五横九纵防护框架到云端实时监控,其安全标准已超越即将实施的新国标。

7亿公里零自燃的别克E5,印证了工程团队"安全一票否决"的执念。这种对安全底线的坚守,在新能源事故频发的当下,正转化为独特的品牌资产。

开辟合资车企的第三条道路

面对"合资光环消退"的行业质疑,上汽通用给出了创新解法:通过研发、制造、营销的深度本土化,将合资优势转化为"中国内核"。

在研发端,泛亚技术中心主导架构开发,实现"在中国定义全球";在制造端,95%国产化率构筑成本护城河;在营销端,"一口价"策略推动品牌价值回归,使别克平均成交价跃升至21万元。

这种价值重构的本质,是将跨国公司的技术积淀与中国市场的创新节奏深度耦合,开辟合资车企的第三条道路。

当行业陷入"全盘电动化"的焦虑时,上汽通用展现出难得的战略定力。其"油电共进"策略既布局2027年60%新能源占比目标,又保留8款燃油车型,背后是对中国市场地域差异性的清醒认知。

通过"油电同智"战略,将电子架构、智能驾驶等创新同步燃油车,这种渐进式转型既规避技术冒进风险,又为庞大基盘用户提供平滑过渡方案。正如王晨东强调:"智能化不应是电动车的专利,燃油车的OTA升级我们从未停止。"

站在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上汽通用的转型实践揭示出合资车企的破局之道:以技术革命建立硬核竞争力,以安全底线构筑品牌护城河,以价值重构重塑市场认知,最终实现从"市场追随者"向"规则制定者"的跃迁。

当"逍遥"架构的首批车型即将落地,上汽通用正用行动证明:深度本土化的合资模式,仍是中国汽车产业不可或缺的创新力量。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