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今年上海车展,咋就变了个味儿?往年热热闹闹,今年却感觉有点“不对劲”?
要说这车展,那可是汽车圈两年一次的大事儿。
可今年这上海车展,用俩字形容,就是“反差”。
要说这反差从哪儿来?
你品你细品,都藏在那些大佬们,展台上,还有那卖力吆喝的销售们身上。
先说说这自主品牌,那叫一个扬眉吐气!
你瞧瞧上汽集团,直接包了个3号馆,带着旗下六大品牌,那场面,啧啧啧,就差敲锣打鼓了。
还有那小米、极氪、问界,展台跟下饺子似的,人挤人。
咋回事?
“东道主”发威了呗!
可再看看那些合资、进口品牌,那叫一个“凄凉”。
一汽-大众捷达、东风日产启辰、神龙公司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上汽通用雪佛兰、现代起亚,好家伙,直接玩消失!
这是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现在轮到自主品牌当家做主了。
要说为啥?
说白了,燃油车时代,人家靠技术碾压,现在电动化了,大家伙儿都站在同一起跑线,甚至咱们跑得更快!
再说说那些大佬们,往年恨不得一天跑十个展台,互相“捧场”,今年呢?
集体“静默”!
就拿雷军来说,小米汽车展台都从一层挪到二层了,他还愣是没露面。
为啥?
这就得说说小米SU7那事儿了。
3月28日发布会,雷军把啥都说了,价格也定了,订单也爆了。
这时候再在车展上高调,一是容易“消化不良”,二是容易“树大招风”。
产能在那儿摆着,吹得太猛,容易被打脸。
另外,2024年4月25日蔚来汽车李斌也说了,要放慢新车型推出速度,先踏踏实实把服务搞好。
你品,你细品,大佬们不是不想来,是时候变了,得讲究策略了。
这年头,啥最火?
智能驾驶!
可今年上海车展,智能驾驶也降温了。
啥L4级自动驾驶、城市NOA、全程零接管,这些词儿听着都腻了。
现在流行啥?
安全!
车企们恨不得把“安全”俩字刻在车身上。
这说明啥?
消费者也不是傻子,光吹牛逼没用,得拿出真东西。
就像华为余承东说的,智驾技术要以安全可靠为前提,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要说这车展上最卖力的,还得是那些销售们。
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直播、扫码、送礼,啥都干。
2023年上海车展就开始这样了,今年更是变本加厉。
可你仔细看看,车展专属降价,好像也没那么猛了。
为啥?
现在消费者不吃“降价”那一套了,更看重产品质量和服务。
就像2024年4月24日,比亚迪王传福推出新一代刀片电池和CTB技术,这才是硬实力!
还有长城汽车魏建军,天天喊着“危机意识”,要加快转型升级。
2024年4月2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发话了,要加强自律,别老想着搞恶意竞争。
说白了,汽车行业也得“卷”,但不能瞎卷,得卷技术、卷服务、卷质量,不能光想着靠价格战“一招鲜吃遍天”。
这年头,消费者又不傻,谁家东西好,服务好,自然就选谁。
2024年上海车展,就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一个“照妖镜”,照出了自主品牌的崛起,照出了大佬们的冷静,也照出了行业回归本质的决心。
与其在流量里迷失,不如踏踏实实造好车,这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