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终身质保破局"内卷": 大众在中国车市下了一盘什么棋?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25-04-29 23:11:23
大字

上海国际车展的聚光灯下,全球汽车产业的目光正聚焦于中国市场的沸腾景象。当747万辆的一季度销量数据与近千家企业参展的盛况相互映照时,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却呈现出耐人寻味的割裂——一面是价格战与配置战的硝烟未散,另一面则是以大众为代表的传统巨头正悄然重构游戏规则。在这场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终身质保服务的横空出世,或许正在为困于内卷的行业指明破局方向。

纵观当前汽车市场的竞争生态,降价促销与配置堆砌已成为难以跳脱的路径依赖。新车换代频率向消费电子看齐,产品生命周期被压缩至令人咋舌的周期,这种扭曲的发展模式正在透支行业的健康度。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车企营销费用同比激增23%,而平均单车利润却下滑至历史低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汽-大众将旗舰车型试点的终身质保服务拓展至全系燃油SUV,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营销动作。

深入剖析这项服务创新的内核,会发现其构建了贯穿车辆全生命周期的新型价值体系。以探岳车型为例,用户8年使用周期内的保养总支出可控制在3290元,配合置换时的专项补贴机制,实际形成"使用即增值"的闭环模型。这种将售后服务与资产保值深度绑定的设计,在业内首次实现了"越保养越保值"的反常识逻辑。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将核心部件质保期限从行业通行的3-5年直接延长至终身,相当于为消费者锁定了未来十余年的用车成本。

这种商业模式的革新背后,实则是德系制造体系与中国市场特性的深度耦合。在狼堡总部拥有86年历史的耐久测试标准,与长春基地的数字化质控系统共同构成了终身质保的底气。当其他品牌还在为年度销量目标疲于奔命时,大众已在漠河零下40度的极寒环境和吐鲁番70度高温测试场积累了超过193万公里的可靠性数据。这种对制造本质的坚守,恰是破除行业短视竞争的密钥。

从产业演进维度观察,终身质保标志着竞争范式从价格维度向价值维度的历史性跃迁。当新势力品牌仍在用"冰箱彩电大沙发"争夺眼球时,传统车企已悄然开辟第二条战线——不是比谁更能烧钱,而是比谁能陪伴用户走得更远。这种转变暗合了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的本质属性,也重新定义了优质服务的标准。据第三方调研显示,73%的消费者将"长期售后服务保障"列为购车决策前三考量因素,远超"智能座舱配置"的51%。

在电动化转型的关键节点,大众体系的战略定力尤为珍贵。其既没有盲目跟风降价潮,也未陷入配置军备竞赛,而是选择以CEA架构的技术革新与终身质保的服务升级双轮驱动。这种"油电混共进"的平衡之道,在确保传统业务基本盘的同时,也为电动化转型赢得了宝贵时间窗口。ID.AURA概念车展现的800V高压平台与L4级自动驾驶技术,恰是这种战略定力的具象化呈现。

这场静悄悄的服务革命,或许正在重塑整个行业的价值坐标系。当价格战让车企利润承压、令消费者陷入选择焦虑时,回归产品本质与长期价值的竞争才是可持续的发展之道。大众中国CEO冯思翰曾坦言:"真正的创新不是把屏幕越做越大,而是让用户十年后仍能享受同等服务品质。"这句话或许揭示了汽车产业未来竞争的真谛——从零和博弈走向价值共生。

在这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赛道上,短期主义的狂欢终将让位于长期主义的坚守。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选择一辆车即是选择未来十年的出行伙伴,而那些敢于承诺终身保障的品牌,或许才是真正值得托付的同行者。三石君不禁想问:当十年后回首今日选择,你会庆幸自己当初更看重哪些价值?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