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第二代哈弗枭龙MAX, 全系Hi4四驱插混, 配套1.5L自吸
来源:参考消息 2025-04-29 04:15:49
大字

作为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时代的关键转型产品,哈弗枭龙MAX第一代车型的表现不尽人意,与哈弗H6的用户群体相比,枭龙MAX这个ID很快被人遗忘在角落,如今哈弗发布了第二代的枭龙MAX,主打亲民四驱和智能化,相比第一代有明显的变化,作为品牌战略调整的缩影,新一代车型能成功吗?实用性如何?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

与第一代的差异之处

初代枭龙MAX的失败,源于其油电混合的模糊定位,一代车型外观保守,前脸保留燃油车风格的进气格栅,内饰采用三联屏设计但缺乏科技感,更像是哈弗H6的改版车型,售价15.98万-17.98万元的价格区间也难以与比亚迪宋PLUS等竞品抗衡,最终销量惨淡。

二代枭龙MAX则彻底转型为纯电风格设计,采用时下流行的封闭式前脸、贯穿式LED灯组,内含72颗LED晶体,以及悬浮式车顶和19英寸花瓣轮毂,摆脱燃油车痕迹,更贴合新时代的审美,但另一方面,这些设计与哈弗此前的风格说再见,让人难以看出品牌特点,和其他品牌设计雷同。

相比上一代,第二代车型的尺寸更大,车长增加22mm至4780mm,轴距增加10mm至2810mm,进一步强化中型SUV的空间优势。四驱和智能是第二代车型主打的特点,全系标配第二代Hi4电四驱系统,电池更大,第一代全系NEDC纯电续航为105km,第二代入门就是110km(CLTC),长续航车型为165km,纯电使用的场景更多。但新车的充电速度依旧偏慢,需要0.47小时,而续航类似的银河L7 EM-i只需0.33小时。对于消费者来说,重点还是价格的变化,指导价下探到13.18万元。

2025款哈弗枭龙MAX二代的实用性

第一驾驶

二代枭龙MAX搭载Hi4电四驱技术,采用P2前轴+P4后轴双电机布局,通过两档DHT变速箱和智能解耦技术,实现9种驱动模式切换,但不同于传统的四驱,这种电四驱的反应速度更快,电机本身的扭矩爆发能力让车辆的脱困能力提高。高速巡航时后轴电机可自动断开,降低2%能耗,也就是前驱四驱可以切换,依旧是传统的适时四驱。

全系车型的动力没有区别,1.5L自吸发动机采用阿特金森循环,百公里馈电油耗4.2L,比传统的四驱SUV更省,综合功率238kW,扭矩595Nm,百公里加速6.8秒,可以爬上60%坡度的陡坡,兼顾家用与轻度越野,但全系1.5L自吸的方案让车辆在馈电时动力不足,发动机本身的功率只有85kw,在6000rpm才能输出,悬挂也是传统的麦弗逊前悬+多连杆后悬,没有特别之处。

第二乘坐

2810mm轴距让第二排的腿部空间更充裕,后备箱容积可从540L扩展至1366L,轻松容纳露营装备或儿童推车。座椅方面标配了主驾电动调节和前排座椅加热功能,除了入门款,其他车型均有座椅通风功能,按摩则需要选装。

后排座椅靠背支持27°和32°两档调节,可以调整到舒适的坐姿,相比老款,新一代更注重静谧度,采用双层夹胶隔音玻璃,车内有35处隔音材料,但音响是这款车的短板,全系没有品牌音响,只有9喇叭和10喇叭两种选项,比如同级的比亚迪宋PLUS,就采用Infinity燕飞利仕音响。

第三智能

二代枭龙MAX座舱更智能,采用12.3英寸仪表+14.6英寸中控屏组合,内置高通8155芯片,支持全场景语音控制。智驾系统采用纯视觉方案,实现城市记忆领航、跨层泊车等功能,双目800万像素摄像头感知精度为0.05米,采用大疆卓驭7V智驾方案,芯片算力为32TOPS,虽然拥有城市领航辅助驾驶能力。但受限于算力和感知能力,复杂场景处理能力落后于同级车型,比如宋PLUS搭载了英伟达DRIVE Orin N芯片,算力为84TOPS,还有三目感知摄像头。

选车侦探观点:二代枭龙MAX的变化明显,从外观内饰设计跟随主流新能源车型,到Hi4技术下放、价格下探至13万元级,相比第一代,有了更足的竞争力,标配四驱插混让喜欢四驱SUV的用户有了更多选择,但另一方面,智驾算力并不高,市区智驾复杂场景难以处理,大家觉得第二代车型怎么样?欢迎讨论。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