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小鹏周销量降21%, 合资学会“堆料”, 新势力也扛不住?
来源:珊珊来了 2025-04-30 05:14:45
大字

万万没想到,合资电车也会进入“订单爆了”的状态。

4月27日晚,东风日产纯电轿车N7上市,低至11.99万元的起售价,让新车上市一小时大定破万。作为一款中大型轿车,N7起售价比只比紧凑型轿车小鹏MONA M03贵出100块钱。

何小鹏曾说,听劝是种美德。没想到,合资车企听起劝来,后劲更大。

广汽丰田前不久上市的纯电SUV铂智3X,把带激光雷达的智驾带到了15万内。广汽丰田副总经理彭宝林在社交平台发文称,铂智3X大定超1.5万,订单生产已经了排到6月。

4月第二周的终端销量显示,小鹏MONA M03跌出新能源轿车销量榜前十,降幅达21%。周榜数据显示,最近两个月里,小米已经连续第四周锁单量下滑。难说这与合资的听劝有必然联系,但是从最近的上海车展就能看出,合资车企的人气和热度有明显回潮。

如果说合资车企在新能源上走的弯路教会了他们什么,那就是学会了管理消费者的预期。

当合资学会了堆料

在N7之前,东风日产在2022年推出了首款高端纯电SUV—ARIYA艾睿雅。正式上市时27.28万元的起售价,让ARIYA市场表现一直不达预期。次年7月,东风日产对ARIYA艾睿雅进行了升级并把起售价降20万内。一系列降价增配的操作下来后,并没有扭转ARIYA的颓势。

当时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已经是中国品牌的天下。2024年的终端销量数据显示,2024年,国产品牌在新能源市场的占比是89%。被市场教育后,合资电车在2025年集体开窍。

先有15万不到就送“高阶智驾+激光雷达”的铂智3X,后有吸取东风本田S7被群嘲“25.99万定价过高”教训的广汽本土P7,上市时直接降了6万,把新车价格拉到20万元以内。

除了降价,合资车企在一旦学会堆料,也毫不含糊。

在上海车展前夕,别克推出全新逍遥超级融合架构,覆盖纯电/插混/增程三种新能源动力配置。在这个架构上的已知配置,有900V高压平台、座舱首搭高通骁龙8755芯片,智驾用Momenta飞轮5.0大模型......总之,一切都照着顶格的来。

去年年底,有传闻称,“小鹏挖走日产整个座椅团队,得到了日产‘沙发厂’的真传”。东风日产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新能源品牌总经理王骞回应称,没有那么夸张。算是侧面证实了有人员流动。

如今,“冰箱、彩电、大沙发”不再是新势力的专属。东风日产N7就在15万内的新车上,配齐了冰箱、彩电、大沙发。以至于N7一推出,网上的风评都是“比小鹏还更有性价比。”

在上海车展期间,上汽大众首款全尺寸增程式SUV概念车ID.ERA亮相。上汽大众产品专家透露,这款车除了由中方主导技术参与全球车标准制定之外,还将配备国人喜欢的彩电、冰箱、大沙发等配置。

而堆料的操作,不局限与新能源,连油车都学会了。今年3月上市的2025款别克昂科威S白金版,不仅一口价13.99万元起,官方还打出“多10%的智能配置”。

打不过就加入

过去几年,合资车企在新能源市场失守,尤其是10万-20万主流价格区间的缺席。在上海车展期间,上汽通用副总经理薛海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别克品牌的平均成交价已经在20万以上,同比上升了五万元。这背后是,合资车企在20万以下市场的失守。

于是,丰田、本田、日产等品牌选择主动放弃“溢价”,从定价上就把价格拉到底。与之相对应的是,有的品牌选择在中国新能源市场,再博一次高端化。

别克宣布推出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首款旗舰车型,将是“百万级”豪华MPV别克“世家”。在发布会现场,Momenta CEO曹旭东为别克站台,他说,Momenta在2022年就派出了几百人的团队入驻上汽通用,共同打造别克辅助驾驶系统。

在上海车展期间,邀请Momenta成为座上宾的品牌不止一家。在上汽大众的采访间,曹旭东与上汽大众党委书记、总经理陶海龙一起坐在了中间。陶海龙说,自上海车展亮相的概念车ID. ERA开始,上汽大众所有产品都将搭载辅助驾驶系统。

同样都是智驾供应商,类似的情形,也经常发生在华为身上。

在上海车展期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与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一同出现在采访间。李凤刚透露,一汽奥迪A5L将成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系统的豪华燃油车型。而为了促成这次合作,一汽奥迪酝酿已久。他指出,双方团队在2019年就启动了相关联合开发工作。

笔者身边一位45岁以上的奥迪A6L车主,得知奥迪与华为合作后,后悔自己的车买早了。诚然,一个样本并不足以说明问题,但是也能侧面窥见外资品牌拥抱本土科技企业,所带来的效应不局限于技术上的合作。

总之,每一家外资品牌都在积极拥抱本土合作伙伴。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渡边丈洋在车展期间接受采访时说,本田在中国必须跟上中国的速度,和本土供应链在关键零部件和智能化领域深度合作,不仅能提升效率,还有利于控制成本。而这些正是本田在中国推行“一口价”的背后,平衡规模与利润的关键。

事实上,这也恰恰是合资学会堆料的可怕之处,毕竟以他们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在机械素质上的积累。同样是砸钱堆料,合资车企的枪支弹药,可能比想象中要足。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