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奇瑞重启威麟品牌, 瞄准全球皮卡市场, 硬派设计引期待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04-28 07:23:39
大字

奇瑞“威麟”复活,这到底是脑袋一热的豪赌,还是精心策划、势在必得的全球皮卡市场攻坚战?

话说这年头,新能源乘用车卷得像麻花,各家车企都恨不得把一块钱掰成两半花。

这时候,奇瑞突然宣布复活“威麟”品牌,还瞄准了全球皮卡市场,这操作,着实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皮卡这玩意儿,在很多人眼里,那可是实打实的“工具车”,和高大上的新能源、智能化,似乎不太沾边。

但转念一想,奇瑞掌门人尹同跃喊出的“二次创业”,也不是闹着玩的。

人家可是把威麟的复活,看作是奇瑞“二次创业”的重要一环。

再加上奇瑞集团2024年定下的300万辆销量目标,这压力山大啊!

皮卡市场,自然也就成了寄予厚望的增长点。

你品,你细品,这背后的战略意义,可不简单。

问题来了,全球皮卡市场,可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

先不说北美、澳洲这些传统强队,用户对皮卡的要求,那叫一个五花八门。

北美老铁要的是V6、V8大排量,要的是能拖房车、拉游艇的霸气;澳洲人民则更务实,后斗尺寸、涉水深度、耐用性才是王道。

中东、非洲更狠,50度高温、大沙尘暴,对冷却系统、悬挂结构、车架强度都是极限考验。

而中南美、东南亚,则奉行性价比至上,“能拉能抗还便宜”才是硬道理。

说白了,全球皮卡市场,压根儿就没有什么“通用解”。

更扎心的是,中国皮卡在全球市场的存在感,实在有点弱。

出口量倒是上去了,但新能源渗透率低得可怜,给人一种“价低质强却无文化”的印象。

想打入北美、澳洲这些主流市场,更是难上加难。

面对这样的困境,威麟的破局之路,又在哪里呢?

奇瑞给出的答案是——技术普惠。

这四个字,听起来挺高大上,翻译过来,就是要用更亲民的价格,让大家享受到原本只有高端皮卡才有的配置。

比如空气悬架、智能底盘、智能座舱等等。

奇瑞也不是光喊口号。

人家在新能源技术方面,还是有点东西的。

电池、电机、电控这些核心技术,奇瑞都有所储备。

威麟的新能源皮卡,自然也能用上这些技术,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更重要的是,奇瑞在海外市场,也算是老江湖了。

在中南美、中东、东南亚、非洲这些地方,奇瑞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已经铺得差不多了。

威麟可以借着奇瑞的东风,快速进入这些市场,省下一大笔开荒费用。

话说回来,光有技术和渠道,还不够。

皮卡这玩意儿,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符号。

看看长城汽车的皮卡战略,你就明白了。

人家凭借炮系列皮卡,在国内外市场都混得风生水起。

乘用化转型、全球化布局、品牌建设,一个都不能少。

相比之下,威麟的打法,似乎更激进一些。

一上来就是“全场景、全能源、全人群”的全球产品体系,这胃口,可真不小。

奇瑞也不是没考虑过品牌建设。

什么“麒麟精神”、“非遗传承”之类的文化IP,也搞起来了。

但问题是,在实用主义至上的海外皮卡市场,这种软文化打法,到底能不能奏效,还真不好说。

更何况,全球皮卡市场,强手如林。

福特、丰田、通用这些老牌巨头,依然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

威麟想要虎口夺食,谈何容易?

威麟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技术普惠”能否真正打动全球用户?

“全场景”战略会不会导致面面俱到、样样稀松?

在文化差异巨大的海外市场,威麟如何构建品牌认同?

这些问题,都需要时间来解答。

在我看来,威麟的复活,与其说是一场胜券在握的战役,倒不如说是一次充满挑战的冒险。

成败与否,不仅关系到奇瑞的未来,也关系到中国皮卡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至于威麟最终是能一飞冲天,还是铩羽而归,咱们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