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增程车企的隐痛, 电耗与车重的平衡难题, 技术短板如何突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29 22:09:06
大字

增程车,这几年火得简直不像话,但你有没有想过,销量暴涨的背后,是不是藏着一些车企最不愿意让你知道的“秘密”?

2023年的上海车展,那场“投诉风暴”现在回想起来,真像一面照妖镜,一下子把增程车企的“皇帝新装”给扒了下来。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接到的投诉,蹭蹭蹭往上涨,比上一年同期多了整整3倍!

消费者也不是傻子,一肚子苦水:“你们宣传的油耗,跟实际开起来的,完全是两码事啊!”尤其是电量低的时候,那油耗,简直跟喝水一样,哗哗的。

你说气人不气人?

消保委一看这情况,立马约谈了几家增程车企,让他们老老实实交代油耗数据,别再忽悠消费者。

说白了,增程车这玩意儿,听着挺美好,“用电省钱,没电加油”,但它绕不开一个硬伤:电耗。

能量要经过“燃油→机械能→电能→动能”这么一折腾,损耗太大了!

理想L9,整备质量都2.5吨了,馈电的时候,那台1.5T的小增程器,硬拉这么大个车,想想都费劲。

还有,车重也是个大问题。

增程系统零件多,车身自然就重,这就像身上背着七八个成年人,能跑得快吗?

车重了,续航缩水,操控变差,成本还高,简直就是个恶性循环。

你品,你细品。这电耗和车重,就像增程车企的两道“枷锁”,锁住了技术进步的空间。

更扎心的是,2024年北方一场突如其来的“电池门”事件,又把增程车的遮羞布扯了下来。

冬天一到,增程车主们简直是“欲哭无泪”。

电池容量刷刷往下掉,纯电续航直接打骨折,开着开着,动力说没就没,充电也充不进去。

这冬天开增程车,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这增程车的热销,很大程度上是靠政策的“偏爱”和现实的“无奈”。

很多人买增程车,不就是图个“没续航焦虑”吗?

尤其是在充电桩不普及的三四线城市,增程车简直就是救命稻草。

这种热销,说白了,有点“虚火”。

这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离开了政策的庇护,还能开多久?

再说说技术,有些增程车企,用的还是十几年前的老技术,热效率低得可怜。

跟那些最新的混动技术比起来,简直就是“老掉牙”。

2024年第一季度,比亚迪、吉利、长城这些传统车企,也开始发力插电混动了。

他们的插电混动车型,油耗更低,续航更长,直接跟增程车抢饭碗。

比亚迪秦L DM-i,馈电油耗低到令人发指,续航里程超过2000公里,这简直就是对增程车的一次“降维打击”。

广州车展上,有媒体对几款热门增程车做了实测,结果,在馈电状态下,这些车的动力性能简直是“惨不忍睹”。

加速慢,爬坡无力,发动机噪音大,抖动严重……这简直就是“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区别。

早在2021年,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的欧阳明高教授就说了,增程技术只是过渡方案,纯电动才是未来。

增程车企们,你们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别再把心思放在营销和配置上,多想想怎么提升技术,怎么解决电耗和车重的问题。

靠忽悠,是走不远的。

“技术不够,营销来凑”,这招,早晚要失效的。

汽车行业,最终还是要靠技术说话。

到那天,增程车还能靠什么撑下去?

靠情怀吗?

怕是来不及了。

增程车企的未来,或许就在于摘下“皇帝的新装”,坦诚面对问题,用真正的技术进步赢得市场。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