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vivo X200 Ultra: 从“尝甜头”到“不将就”
来源:财联社 2025-04-29 21:19:59
大字

vivo X200 Ultra上市的核心词锁定为“全能V单”,其中不难看出vivo对这款崭新“超大杯”的两重角色定位:全方位满足需求、成为能打电话的微单。作为一名蓝厂老用户,已经习惯了X100 Ultra的高出片率、持久续航、高效办公套件的长期呵护,当初X100 Ultra的卖机亮点已经成为了换新机的基础门槛;当真机到手,对X200 Ultra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比对专业相机:“碰瓷”还是“秀肌肉”

拍照是蓝厂一向能打的优势。发布会结束后,vivo X200 Ultra比对索尼的数据图刷屏各大平台,引起专业相机发烧友的一众“阴阳”。作为一名从未购买过专业相机的普通用户,笔者看不懂这场论战,能看懂的是:两派的分歧在于vivo X200 Ultra是否有资格与专业相机类比,而两派的共同点则都是对美、主观喜欢、记录生活的正当诉求。无论舆论场如何争吵,真正影响普通用户决策的可能无外乎三点:定价、出片、便携。

此次发布的vivo X200 Ultra和X200s售价分别为6499元起和4199元起,从感官上是不需要“咬牙跺脚”就能够得着的。而作为消费者下一步考量的就是这笔钱花的是否值,主要取决于后两个关键点——出片、便捷。

vivo X200 Ultra装配了蔡司三大定焦大师镜头:“鹰眼”——14mm蔡司超广角、“人文之眼”——35mm蔡司人文纪实主摄,以及基于创新“超光棱镜”技术打造的第二代85mm蔡司2亿APO超级长焦。作为对数据不敏感的消费者,拍照效果实测如下:

仰拍+14mm下,北京的钢铁森林呈现出一种雄伟的窒息感,此焦段下的北京可能比较能代表打工人的日常感受——繁华中的平凡,壮阔中的渺小。

35mm焦段被赋予“人文纪实”的具象意义,所见即所得,最大的舒适感表现在不需要翻看收藏的构图知识和技巧,有了水平仪拉平画面,直接无脑出片。至于35mm焦段的所谓“叙事感”,可能是由于在回忆时能比较忠诚的还原当时的美好画面和氛围;对于一个X100 Ultra的老用户,已经习惯。

当画面拉近,紧缩压迫感随之加剧,放大后楼窗甚至办公区内部的灯管、桌子等细节依旧清晰可见。不由得感叹,出片有手就行。

除了大片场景,vivo X200 Ultra的微距表现让人非常惊喜。拍摄静止的微距画面并不难,鱼儿可不会听命令保持不动直到出片。任小鱼自由游动,微距出片十分稳定、细致。鱼鳍、鱼鳞的丝丝纹理肉眼都很难看清,微距拍摄却做到了。

vivo X200 Ultra在夜拍时能同时保留高光和暗部纹理,未出现过曝或死黑,复杂光源下画面较为通透。LED多色光源下色彩过渡自然,无偏色或饱和度异常。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障防抖呈现更好的画面,X100 Ultra的摄像模组异响问题在vivo X200 Ultra得到了很好解决,不仅晃动手机声音微小,相机变焦的声音、震动都几乎无感。且值得认真夸奖的是X200 Ultra侧面的相机控制按钮,位置非常合理,对手小的用户也非常友好。这里的按钮不是物理按键,不仅可以对焦、按下拍照、长按连拍,也可以滑动调节曝光或焦距参数(设置更改)。相比X100 Ultra,这个细节提升十分亮眼实用。

摄影师套装:噱头还是真爱?

vivo X200 Ultra上市的最大亮点莫过于长焦“外挂”——摄影师套装。vivo与蔡司联合研发的2.35x长焦增距镜成为了X200 Ultra的“第四颗镜头”,将2亿像素的85mm长焦镜头升级为一颗200mm、f/2.3的大光圈长焦镜头。这一“外挂”的出现,导致拍摄空间及表现上的提升,好比手里的长枪换了RPG。以下均为手持拍摄:

200mm属于日常表现,400mm给中国尊的建筑细节拍摄到了“怼脸”级别,放大依旧清晰可见,未发现算法优化或涂抹感。

拍摄时从800mm-1600mm拉近的震撼程度极高,在800mm以上的焦段开始需要“无情铁手”,但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依旧可以达到。虽在1600mm焦段有了明显的算法优化感,但这是没有摄影知识、“铁手”训练的普通用户,不借助三脚架的稳定帮助,手持就能拍摄到的画面,已经足够震撼。而在夜晚,“外挂”的表现又如何呢?

200mm-400mm焦段的稳定发挥已经是“洒洒水”,800mm及以上再次震撼。在认定拍摄效果后,带配件出行依旧让人心忧:一怕零件琐碎,二怕占地。

其实出门只需要图中四件套,在严格限制拍照设备的演唱会等场合,甚至可以揣兜里走无包通道。手机组合手柄后,除手持更稳定,还能够实现6000+2300Ah超大电池;官方信息显示,能支持949张照片拍摄或8.3小时录像。手机壳除了组件拍摄外,质感也十分结实、丝滑,完全可以不摘除作日常使用。

当下,这款套装内的手机壳起到了组装加强配件的作用,不禁也让人联想,这一接口未来是否有可能成为“万能适配枢纽”?蓝厂未来是否将拓展更多惊喜“外挂”,卷出摄影装备的“变形金刚”?这无疑为后续产品迭代及周边拓展留足了想象空间。

“饼干头”摄像模组:实丑还是质感?

vivo X200 Ultra上市三款色调——银调、红圈、黑Ka。入手银调时曾以为背面的白色条纹是凸起的,实则是平面,手感丝滑。黑Ka作为手机“必修色”,适配所有应用场景和可能。而本次发布的红圈确实亮眼,在测评帖的很多实拍图看到了不同于银调的金属红质感;买了银调馋红圈,妥妥的“得陇望蜀”。

本次发布最具争议的无疑是“饼干头”摄像模组,入手前最担心的也是这点。在蓝厂看来,这厚厚的摄像模组倒不是个缺点,因为看到的宣发图并没有藏着掖着之感,反倒大大方方,平直简洁。到手后看到丝滑的金属纹理,反倒感觉与专业相机的设计细节更贴近了一步,满满的质感。畅想如果摄像模组能扭转变焦,那这款手机就更能作为“能打电话的相机”了,然而届时防水的确会是个棘手问题。

当vivo老用户从X100 Ultra投诚到X200 Ultra,不仅体现了长久以来的使用舒适、品牌信任、生态习惯,也说明一个简单的人性规律——体验的层次决定选择的阈值。从“尝甜头”到“不将就”,既是欲望的升级,也是认知的觉醒。对人生中无数决策的抉择,指向对生命质量的深层思考——是沉溺于惯性妥协,还是勇敢追求更契合的答案?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