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说好跑车过渡, 结果跑成社畜, 网约车是退路还是单行道?
来源:甘肃日报 2025-04-30 07:50:26
大字

深夜12点,小陈把最后一单乘客送到郊区,看了眼手机:今天跑了14小时,流水562块。他点了支烟,突然想起半年前被裁员时发的朋友圈——“先开网约车过渡,找到工作就撤”。

如今方向盘都磨秃了皮,新工作依然没影。后视镜里那张浮肿的脸,早和当年的西装革履判若两人。

程序员、房产中介、教培从业者构成网约车司机转型主力,占比超四成。

这一群体选择方向盘的直接动因在于原行业收缩:互联网大厂35岁优化政策常态化,房产中介因楼市低迷收入腰斩,教培行业政策调整后超六成从业者被迫转行。

网约车看似低门槛的“微型创业”模式——仅需符合要求的车辆和驾驶证即可上岗,成为失业者眼中“无需面试、即时变现”的避风港。

网约车早不是“想走就走”的温柔乡。凌晨两点的充电站永远挤满车辆,司机们边充电边啃冷包子,交流着哪个小区夜单多、哪个平台抽成少。刨去油电费、保险、车辆折旧,时薪经常跌破20块。

可当你房贷断供、孩子学费催缴时,这些贴着“低性价比”标签的方向盘,握住了就是放不下。

而三年以上网约车经历在招聘市场被视为“职业断档”,某招聘平台数据显示,此类简历淘汰率高达73%。司机被困在“车贷未还清不敢离职,从业越久越难重返职场”的闭环中。某互联网公司HR直言:“开网约车的,默认学习能力脱节”

如今打开一喂司机群,满屏都是黑色幽默:“以前觉得开车自由,现在发现自由职业的真谛是24小时待命”“乘客上车喊师傅,下车就变甲方爸爸”。

平台抽成狠单价低?但又能怎样呢?当整个时代的就业市场都在漏雨,网约车成了千万人头顶的塑料布,明知遮不住全部风雨,可手里总得抓着点什么。

车轮还在转,有人在这里熬过中年危机,有人等来行业复苏,更多人被卷进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那些说“过渡一下”的人或许从没想过,这个时代最大的温柔,就是允许他们假装还有退路。只是当退路变成主路,握着方向盘的打工人终于懂了:所谓过渡,不过是把迷茫开成了单行道。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