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李瑞峰: 长城不装, “说人话”丨人汽
来源:证券时报 2025-04-30 01:54:27
大字

不争一时一地的得失。

“对不起,我来晚了!”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大步走进会议室。

他一边擦汗落座一边抱歉地说,刚才在展台被老朋友一把拉住,一聊起来就走不了了。

▲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 李瑞峰

说起来也有些凡尔赛,这一年上海车展的长城汽车又是高光时刻。旗下哈弗、魏牌新能源、坦克SUV、欧拉、长城炮及长城灵魂摩托六大品牌集体亮相,这样的规模和声势,目前国内外也就几家车企集团可以做到,整个展台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直到午后人流依旧不减。

当失去了高阶智驾、智驾平权等热词吸引流量,不少企业气势上都哑了火——也许其实他们产品还不赖,只有长城汽车愈战愈勇,你可以想见背后发生了什么转变。

正如我们此前所言,一家踏踏实实造车的企业终于得到了正名。就在上海车展开幕前一周,工信部正式发文,整顿汽车业的营销乱象与技术冒进,多家车企不得不连夜修改宣传物料,不擅长玩花活儿的长城汽车反而省下了这些工夫。

省下来的时间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这一次,我们和李瑞峰聊了聊长城汽车过去一年来的变化,技术、产品的调整,全球化战略的进阶,以及他对市场竞争格局的思考。

“不会游泳的教练,培养不出来冠军”

肉眼可见的变化是,以前那个只关注造车的长城汽车,现在越来越接地气了。

漫步穿梭于长城汽车各个打卡点,为了凑齐印章绞尽脑汁想答案,现场欣赏机械臂制作咖啡,这令人有些恍惚是不是走进了新势力的地盘?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也亲自上阵了。无论是亲制咖啡,还是现场表演攀岩,都不在话下。甚至,他还去了保时捷、丰田世极、雷克萨斯和奔驰展馆,所到之处人声鼎沸。

看着眼前这一幕,你又如何能想到,曾经这是一家孤芳自赏的企业,魏建军是一个不习惯面对镜头的掌门人。

两年前,长城汽车全面to C,开启了营销变革,在收效甚微的境况下,魏建军打破过往几十年的低调,走向台前为长城汽车形象转型打头阵,很快就打开局面,一年前的北京车展成功“破圈”,“新长城”的形象自此走进人们视野。

如今,“网红”魏建军和长城汽车的新形象热度已经持续了一年。在一秒钟里几个热搜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并非易事。一家极为传统的车企,人们不免好奇它是怎么做到的?

作为长城体系里成长起来的高管,李瑞峰对长城汽车的转变有深刻体会。

“以前我们真正像大家说的,是一个闭门造车的状态,因为市场好,长城出一个产品就是爆款。”他坦言,那些年基本上像长城汽车这样的主机厂,管理导向都是直接向经销商发号指令,包括管理经销商服务流程,也多是居高临下的指导性质。

现在时代变了,玩法也变了,这条链路行不通了,主机厂的营销思路也必须跟着转变。

用李瑞峰的话说,一个不会游泳的教练,怎么能培养出游泳冠军?

在他看来,长城汽车高管天团入驻微博、抖音也不是全面to C和真正to C的成效和体现,仅仅是在互联网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互动的简单通路,真正接近市场需要下探到终端,要与用户进行真实的互动,而非自我感动式的单向输出,身先士卒的魏建军在直播互动方面就为团队提供了一个有效模板。

魏建军的输出秘诀很简单,就三个字:说人话。李瑞峰记得,今年三月第二代Hi4技术发布会前,魏建军就给团队提出了一个要求,他要办一场“说人话的技术发布会”。长城团队在发言稿和提纲上下了很大功夫,如:比拟各种场景化的解析,结果魏建军看过之后依旧不满意,下午三点半马上开场,他拍板决定脱稿开讲。

结果网友们都看到了,这是一场普通人也能听得懂的技术发布会。全程没有枯燥的专业术语,没有宏大的叙事,但人们很轻松地了解了,长城汽车为什么要研发Hi4,它的优势是什么,为用户解决了什么难题。

当然,改变不是一蹴而就。李瑞峰认为,主机厂的天然属性导致它很难进行彻底的改变,需要不断地实践、精进,甚至不断地犯错、纠偏,才能够和网友们真正地打成一片。但是,最底层的逻辑则永远是,说真话,不装。

“不开倒车”,向前走

经过一年多的躬身入局,长城汽车的外在表现形式变了,它也因此斩获了高人气和高流量,但是它的内核从来没有改变。在技术路线和造车标准上,长城汽车依旧坚如磐石。

不久前全新高山预售发布会上,长城汽车总裁穆峰一句“长城汽车打死不做增程”,引发热议。这并非哗众取宠,“打死也不做增程”的背后,是长城汽车对于产品和技术的深度思考。

李瑞峰表示,长城汽车的技术领先,经过良好的市场验证,且在价格上具备优势,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拥车体验和情绪价值,没有必要再去做增程技术。

不开倒车,这是长城汽车在技术战略上达成的内部共识。

在汽车业趋势上,长城汽车也有着自己坚定的判断。以2024年为例,这一年全球汽车市场燃油、混动和纯电的渗透率分别为67%、18%和15%,证明了燃油车并未如舆论所言已经过时,事实上受限于国别地域、极端环境、里程焦虑等诸多因素影响,三种动力形式各有优势,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保持共存局面。

这意味着,内燃机与电驱动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手,而是技术迭代中的共生体,“油电协同”才是能满足全球整体市场需求的最优动力路线。

在新能源赛道,长城汽车Hi4技术体系初成矩阵,截至目前已经进化出Hi4、Hi4性能版、Hi4-Z、Hi4-T和Hi4-G架构等多种混动技术,形成了从乘用车到商用车的完整混动生态,实现了各技术路径围绕场景需求的差异化布局。

现在,长城汽车又率先发布了“泛内燃机战略”,明确表态不做非油即电的割裂选择,而是基于全球用户的需求和场景,让内燃机和电驱系统搭档,让每一款车型更适配本地需求。

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的4.0T 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就是长城汽车基于泛内燃机战略交出的又一份答卷。

这是长城汽车历时十年自主研发的成果,填补了中国汽车品牌在大排量动力系统上的空白,为长城汽车参与全球高端市场竞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消息称,该发动机未来或将率先搭载于坦克品牌超强越野车和已经立项的超豪华品牌上。

至此,长城汽车在悄无声息中完成“油电协同”的完美闭环。在向前走的道路上,长城汽车没有纠结,没有内耗,行动证明一切。

乘胜追击,全球化进阶

“2025年,长城汽车第1500万辆车下线,这是长城汽车迈向更高发展目标的新起点。2025年,也是‘一个长城’品牌战略发展的元年,通过生态出海+本地化深耕,长城汽车将融入全球各地,把中国领先的温暖科技与越野基因扎根全球市场。”

正如穆峰所言,长城汽车“油电协同”的全面落地,也意味着全球化战略的进阶。上海车展首日,以发布品牌全新Logo为契机,长城汽车正式公开了面向2030年的目标,即“从中国的长城转变为世界的GWM”。

出于先发优势,这几年长城汽车在海外市场业绩持续攀升。以2024年为例,长城汽车海外市场销售新车超过45万辆,同比大增43.39%,刷新历史纪录。长城汽车哈弗、坦克品牌在海外颇受欢迎,热度甚至超过了丰田等跨国品牌。

截至2024年末,长城汽车推动研、产、供、销、服全面出海,已经形成全动力、全品类、全档次布局,完成了从产品出海到“生态出海”的跨越。

目前,长城汽车海外销售渠道超过1400家,全球用户突破1500万,海外累计销量超过190万辆,在泰国、巴西等地设有3家整车工厂,在澳大利亚、欧亚、厄瓜多尔、巴西、墨西哥等地拥有多家KD工厂。

如今,长城汽车将全球化发展提到更高维度,也意味着要为全球用户提供的产品与技术,要更极致、更因地制宜。李瑞峰透露,实际上,长城汽车很多车型都是基于全球市场调查和研究,立足于全球打造的全球车。未来,不排除有更多车型将在海外先于国内上市。

“海外将是我们大力扩张的领域,我们不计成本、不设上限、过度投入。”李瑞峰说,长城汽车将争取每一个品类、品牌、产品都做到全球化。按照计划,长城汽车将在2030年实现海外百万辆销售规模。

长城苦尽甘来了吗?

从“孤勇者”、“海外王”,到“新网红”,现在可以说长城汽车苦尽甘来了吗?

可能也没那么简单。2024年至今,中国本土车企都挤进了长城汽车的优势赛道,长城汽车如何在全民追击中再次突围?

对此李瑞峰坦然称,有些壁垒在某一段时间里会被跟随效仿,即市场会从蓝海变成红海竞争,这是客观规律。但是,长城汽车的优势在于——

“我们有品类创新的能力,但是我们同时也具备一个能力:当同行涌入到赛道的时候,我们仍然能够把赛道的技术壁垒、用户壁垒乃至品类壁垒做得更加丰富,甚至我们还可以在这个赛道过程中衍生出另外一个小赛道,这就是我们有别于他人的能力。”

纵观长城汽车的发展史,品类上从赛弗到哈弗再到坦克,技术上从Hi4-T、Hi4-Z到Hi4-G,确如李瑞峰所言。

“我们不怕竞争,我们一直在竞争中勇敢前行。”李瑞峰告诉人汽传媒。

这同样体现在接下来两年。在本届车展上,包括大众汽车集团、丰田汽车等跨国品牌纷纷发布全新架构下的新能源车型,并且很快进入市场,这意味着,中国市场竞争将从自主品牌内卷进入全面竞争的新阶段。

李瑞峰对于新的竞争充满自信,他直言长城汽车拥有全动力、全场景、全球化布局,能够实现汽油、柴油、混动、插电混动多种动力形式全覆盖。未来,不管发生什么变化,长城汽车都有适合的牌拿出来应对不同的市场竞争。

对于长城汽车来说,还有一个好消息是,风向正在向着好的方向转变。今年以来,从顶层设计到汽车业产学研,关于无序竞争、技术冒进、夸大营销等行业乱象也开始反思,魏建军和长城汽车坚持的安全造车底线得以正本清源。

同样,过去两年,长城汽车总因销量规模止步不前而备受诟病,但是最后又都交出了令人艳羡的财务报表,这也印证了李瑞峰所言,凡事不能看表面。长城汽车不追求单一品牌或者整体销量的规模,更注重销售规模的质量,包括有效的、合理的、有质量的市占率。

“我们坚定的做我们自己,我们不需要去跟谁去比,我们只愿意和我们值得去比的人去进行参照,去做标杆。”李瑞峰说,还是那句话,作为主机厂,不争一时一地的得失。

“我们有1500万用户,我们要给他们打造安全、品质、技术过硬的汽车,全球信赖的产品。对于销量,我们有自己的目标和节奏,不会盲目追求。消费者的口碑、回馈才是我们真正在意的。”

李瑞峰直言,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交人、交友跟企业相交,都是要以长期的价值观输出和真诚相待的心态,才能让大家真正地走得更远。这是必须践行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导向。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