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大众挑战油车智能化, 传统车企转型, 能否打破新能源垄断格局
来源:上海热线 2025-04-28 23:02:38
大字

油车就不能搞智能化?大众这波操作,是要“逆天改命”啊!

上海车展上,各家新能源车那是铆足了劲儿,智舱、辅助驾驶,恨不得把所有黑科技都怼上去。

可你瞅瞅燃油车那边,静悄悄的,仿佛智能化跟它们没啥关系。

可别忘了,现在油车还占着半壁江山呢!

难道这部分消费者的智能化需求就该被忽视?

就在大家都觉得油车智能化没啥搞头的时候,大众跳出来了,偏要“逆天改命”!

说白了,现在大家对智能座舱的要求,第一眼看过去得有科技感,不能一拉开车门,一股“爷青回”的味道扑面而来。

大众的新车,那屏幕叫一个大,数量叫一个多,比新势力还激进!

设计上吧,又不像某些新势力那么千篇一律,在保持大众原有风格的基础上,科技感和氛围感直接拉满。

你品,你细品,这种感觉是不是很不一样?

内啥,大众还在智能座舱上和科大讯飞他们搞合作,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整得那叫一个溜。

以前车机卡顿、操作逻辑混乱的问题,现在基本不存在了。

供应链这么强大,技术门槛也没那么高,想做好,努努力还是能成的。

再说说辅助驾驶。

大众对这玩意儿的理解,跟某些新势力不太一样。

人家是恨不得把最新的功能都堆上去,当成最大卖点。

大众呢,更注重实用性,先把已经发布的功能验证好,保证安全。

开车这事儿,安全才是第一位的嘛。

大众的IQ.Pilot系统,那真是细节控。

自适应巡航,刹车减速柔和得不行,入弯前还会提前减速。

遇到加塞并线的车辆,应对也很自然,不会突然给你来个急刹。

旁边有大车,它还会稍微往外侧偏离一点,保持安全距离。

虽然不是最先进的,但绝对是最贴心的。

大众还搞了个辅助驾驶“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现在的探岳L,覆盖全国95%的高速和90%的城区路段。

第二步,2024年8月左右推出的全新速腾,端到端大模型上车,覆盖全国100%的高速和95%的城市路段。

第三步,2026年,辅助驾驶功能在全国所有高速和城区路段都能用。

为啥大众这么执着于油车智能化?

这就得提到大众的本土化战略了。

2022年10月13日,大众汽车集团旗下软件公司CARIAD与中国本土芯片公司地平线宣布成立合资企业。

CARIAD China将持有合资公司60%的股份,地平线持有40%。

大众汽车计划为本次合作投资约24亿欧元,这说明大众汽车并非闭门造车,而是积极寻求与中国本土科技公司的合作,以更快速、更有效地推进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更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

大众在中国都混了41年了,它太懂中国消费者想要什么了!

2023年4月,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在合肥投资约10亿欧元,建立一个专注于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研发、创新和采购中心。

这个中心将加速新产品的开发速度,并加强与中国本土供应商的合作,预计在2024年正式投入运营。

这更是直接把研发中心搬到中国,方便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

智能化这玩意儿,离不开电气化。

大众也在加速电气化转型,未来会推出更多纯电动车型。

这些电动车型采用了全新的MEB平台,计算能力和传感器系统都更牛,为智能化提供了硬件基础。

而且,大众ID.系列车型还不断通过OTA升级,增加新功能,优化用户体验。

就像打游戏一样,时不时更新一下,保持新鲜感。

大众在智能座舱方面,也没少下功夫。

他们和科大讯飞等企业合作,开发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

2024年北京车展上,大众汽车展示了其最新的智能驾驶技术,包括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概念。

这些合作,都是为了让智能座舱更好用,更懂你。

有人可能会说,大众在油车上搞智能化,是不是有点“逆潮流而动”?

这正是大众的聪明之处。

在大家都盯着新能源车的时候,它看到了油车市场的巨大潜力。

就算到了2030年,油车依然会占据一部分市场份额。

这部分消费者的智能化需求,同样需要被满足。

大众的这波智能化“逆袭”,说白了,是对中国市场的尊重和承诺。

它用实际行动证明,即使是燃油车,也能拥有智能化的未来。

也许,这就是“最懂中国人”的大众,给我们的一个惊喜吧。

说真的,大众这步棋,走得挺妙。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