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广汽埃安智驾再升级, 安全为本全担责, 开启车企新时代
来源:中青在线 2025-04-30 05:18:05
大字

智驾安全“全担”背后:广汽埃安豪赌L4,谁是幕后推手?

自动驾驶都快普及了,但出了事儿,这锅到底该谁背?

车企、用户、还是AI算法?

这责任划分不清不楚的,谁敢放心大胆地把生命交给“无人驾驶”?

说白了,自动驾驶的安全问题,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天不解决,一天就让人心里没底。

在大伙儿为“自动驾驶责任归属”吵翻天的时候,广汽埃安却跳出来说:L4级自动驾驶,安全我全包了!

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这事儿还得从广州说起。

话说广州这地方,对自动驾驶那是相当支持。

又是出政策,又是给地儿,简直把自动驾驶企业当亲儿子养。

像广汽埃安和滴滴自动驾驶搞的L4车辆,就能在广州特定的区域里随便溜达,测试运营啥的,一路绿灯。

你品,你细品,这政策支持力度,杠杠的!

有了政策撑腰,广汽埃安开始放大招了。

4月23号,上海车展,广汽埃安联合滴滴自动驾驶,咣当一下,甩出一辆搭载10颗激光雷达的L4级自动驾驶车。

10颗!

你没听错,就是10颗!

算力也飙到了2000TOPS,还加了个红外相机。

更狠的是,今年就要量产下线。

要知道,现在市面上大多数带智能辅助驾驶的车,也就一两颗激光雷达。

就算鸿蒙智行旗下的问界新M9、尊界S800、享界S9,也就才4颗。

广汽埃安这直接上了10颗,简直是“壕”无人性!

问题来了,这么多激光雷达,得花多少钱啊?

激光雷达这玩意儿,虽然是安全神器,但也是烧钱大户。

虽说国产激光雷达现在便宜了不少,但一颗也得两三千。

10颗下来,光雷达就得好几万。

这还没算其他的硬件、软件、研发费用呢。

广汽埃安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跟滴滴自动驾驶合作,规模大了,成本就能摊薄。

但即便如此,10颗激光雷达的成本,仍然是一座让其他车企望而却步的“山峰”。

其他车企也不是傻子,都知道安全重要,但成本也得考虑啊。

砸进去那么多钱,短期内能不能回本,还是个未知数。

与其冒这个险,不如稳扎稳打,先做好L2、L3级别的自动驾驶再说。

但广汽埃安偏不信邪,就是要All in L4。

这到底是艺高人胆大,还是脑袋一热的豪赌?

广汽埃安心里门儿清。敢这么玩,靠的不仅是钱,更是技术。

这L4车,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

广汽埃安的L4车型已经跑了4000万公里了,绕地球1000圈!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积累了海量的数据。

再加上滴滴自动驾驶九年多的技术积累和1700天的安全运营记录,这“双保险”一上,心里顿时踏实了不少。

说起来,埃安为了保证智能化的硬件支持也是下了血本,就比如Hyper昊铂系列,在智能化方面做了很多创新,Hyper GT配备风云三号红外遥感和3颗第二代可变焦激光雷达,探测距离达到250米,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为了给L4自动驾驶量产做技术储备的。

而且,广汽埃安也不是光埋头苦干,也在抬头看路。

2023年,广汽埃安全年累计销量超48万辆,同比增长77%。

这销量上去了,腰杆子也硬了,更有底气在自动驾驶领域砸钱了。

还有滴滴自动驾驶,之前就跟沃尔沃啥的合作过,积累了不少经验,也算是给这次合作打了个好基础。

光靠自己还不够。

广汽研究院之前就搞过iSPACE智联电动概念车,也算是早早地就开始布局自动驾驶了。

现在,L4自动驾驶这块蛋糕,谁都想吃一口。

谷歌Waymo、通用汽车Cruise这些大佬,也在虎视眈眈。

但L4自动驾驶的坑,也是真不少。

技术、法规、伦理,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翻车。

广汽埃安的这步棋,走得确实有点险。

但换个角度想想,与其在L2、L3级别上跟别人卷到头破血流,不如直接跳到L4,抢占先机。

这就像下棋,别人还在想着怎么保住眼前的棋子,你已经开始布局整个棋盘了。

广汽埃安的计划是,年底量产L4车型,2026年规模化运营,2027年推出面向个人的L4车型。

这时间表排得满满当当,目标也很明确:用超前的硬件堆砌技术信任,用责任兜底消解普及顾虑,用规模测试积累安全背书。

在安全这个大前提下,广汽埃安能否引领自动驾驶新时代呢?咱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