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见惯了新能源SUV和轿车之间的激烈角逐,但鲜有人认真注视新能源皮卡这个曾经“边缘”的市场。而2025年上海车展,皮卡终于“卷”了起来。从插混到增程,从智能越野到对外放电,各大品牌纷纷带来技术王牌,试图在这片新能源的“荒原”上拔得头筹。它们当中,有设计超前的、有数据拉满的、有配置极致的,但如果你问我哪一款最接近新能源皮卡的未来答案,我的答案是:系统性。
这一次吉利雷达带来的不仅是一台搭载雷神EM超级电混系统的超级电混皮卡,而是一套成体系、能生长的新能源皮卡解决方案。
比如长城山海炮Hi4-T,这款热门车型采用2.0T+P2电机+9HAT纵置混动架构,匹配博格华纳四驱与三把锁,在越野硬实力上确实可圈可点。但从系统层面看,它仍处于“动力优先”的工程车思路,对油电协同、智能能效优化的考量不够深入。相比之下,吉利雷达的三挡DHT具备更强的工况适应性和调度灵活性,不是硬拼“谁有劲儿”,而是在“什么时候用多少劲”上更讲究方法论。
再看郑州日产Frontier Pro PHEV,其最大亮点是300kW+800N·m动力与6kW外放电能力,确实兼具强悍性能和基础户外能力,但它的外放电仍然局限于“露营级”使用。而吉利雷达所搭载的“万能栈”智能能源平台,支持V2L、V2V、V2H、V2G四大放电模式,最大功率高达21kW,且已经适配家庭光储充、无人机航拍供能、应急电力调度等多元场景,是真正意义上的“能源基础设施”平台级应用,而非功能层面的简单拓展。
并且吉利雷达通过“飞梭平台”将车-网-端-云四层数据结构打通,使皮卡不仅可以执行低空作业的任务调度,还可以成为无人机作业的能源中枢与任务控制器,真正使车辆成为行业生产力的一部分。
吉利雷达的策略是清晰的:不是把皮卡做得更强,而是让皮卡变得更通用、能生长、可演化,这正是吉利雷达“超级电混+全场景生态”战略的核心。通过“1+N+X”生态架构,雷达把1台超级电混皮卡作为平台基石,叠加“万能栈+飞梭”两大平台作为“N”的能力延展,再加上数十个行业定制化场景作为“X”的生态裂变,构建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能源皮卡多场景运营体系。在新能源皮卡混战初启的当下,这种体系化思维或许才是真正决定行业话语权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