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德媒: “会说话的车”, 在上海车展看到未来
来源:贵州日报 2025-04-28 17:14:35
大字

德国《世界报》4月25日文章,原题:中国将这样甩开我们在上海车展上就能看到未来:中国的技术发展正在取得快速进步。在许多领域中,西方国家被证明过于迟钝。未来的汽车会说话、自动驾驶,还能飞。这样的汽车目前已经在中国出现了。它们不仅仅出现在本周于上海举行的全球顶级汽车展上,而且也行驶在街道上。中国一些城市也出台了自动驾驶汽车在市中心行驶的新规定。同时,通过人工智能“深度求索”(DeepSeek)来回答语音命令,这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下一步将是使电池的充电速度与目前加满一箱油的速度一样快,即大约5分钟。

任何没有经验的人去参观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都会留下深刻印象,中国生活在未来——而德国人却错过了良机。事实上,中国的技术正在快速进步、发展。

许多造车新势力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他们为最现代的技术和最便宜的价格进行激烈的竞争,数以百万计的顾客在日常生活中热情地尝试新产品。

如何与中国打交道?对于这个问题,德国政界人士很大程度上毫无头绪。在新政府的联盟协议中,基民盟和基社盟组成的联盟党与社民党宣布将“按照去风险化原则”修订上届政府的“对华战略”。这具体意味着什么?红绿灯联盟此前已陷入中国辩证法的纠结之中。然而,这却给工业制造了麻烦。面对中国冷静而有计划的经济体制,德国政府的混乱局面让各大公司一筹莫展。对于许多德国公司而言,中国业务仍占其销售总额的1/3。

德国和欧洲似乎陷入僵局。在这里,新产品(不仅仅是汽车)都必须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审批程序。许多客户更愿意购买熟悉的技术而不是新系统。而政府则通过越来越多的法规、税收和复杂的行政程序,放慢速度。

上述情况并非巧合。国家如何行事是由议会中选举产生的多数派决定的。这使得国家变得迟缓,却反映了社会现实:对于大多数德国人来说,休闲比工作更重要。在市场上脱颖而出的创新公司需要一个推动进步的环境,需要一个能够使一切成为可能的国家。

在中国,政府大力资助汽车和科技行业,以摆脱对西方的依赖。基于此,我们不能再放慢速度了,否则就会面临斯特兰蒂斯集团前首席执行官卡洛斯·塔瓦雷斯描述过的情况:如果汽车工业消亡了,欧洲人将只能向游客提供咖啡。

我们决不能让这样的事发生。目前,德国汽车制造商正在全面重组其中国工厂,希望找到重新立稳脚跟的路。(作者丹尼尔·兹威克,青木译)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