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又一款合资新能源爆单! 真诚不是最好的必杀技, 价格才是?
来源:中国商报 2025-04-29 20:16:16
大字

【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麻建宇】乘联会数据显示,3月国内零售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72%,而主流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有6%。事实上,回顾近几年的国内汽车市场,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是努力过的。

大众的ID系列、本田的eN系列,日产的艾睿雅、丰田的bZ4X……这些车型早期都被看作是合资品牌的倾力之作,然而结果不尽如人意。本届上海车展,合资品牌以本土化改革掀起新一轮攻势,开启了反攻。值得一提的是,合资品牌的反攻,很快便有了效果。

“东风日产N7爆单了”,近日微博上出现了这样一个热搜。合资品牌当然不是第一次因新能源车型上热搜,但以“爆单”为条件上热搜的机会并不多见。从产品来看,行业首创AI零压云毯座椅、22个高感知传感器+英伟达Orin驱动的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很高级,“舒适满配”的标签更引人注目。

但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11.99万-14.99万元是这台中大型合资新能源轿车的售价,它甚至要低于东风奕派007!回头看去,曾出现过“爆单”现象的合资新能源产品其实不多,主要包括降价后的上汽大众ID.3、降价后的宝马i3以及3月上市且同样价格低廉的广汽丰田铂智3X……

“真诚是最好的必杀技”,这是汽车品牌挂在嘴上的营销话术,但相比之下,可能“价格才是最好的必杀技”……

合资反攻 本土化和价格战哪个更重要?

2024年开始,基于国内市场份额的下滑以及新能源汽车发展受阻的窘境,合资品牌纷纷开始针对自身展开变革。其中,本土化是被提到比较多的策略之一。

本届上海车展上,合资品牌针对本土化也做出了一系列布局,丰田开始让中国工程师主导产品开发、大众也针对中国市场开发平台并注重中方话语权……如地平线、Momenta、宁德时代、卓驭等产业链企业,也成了他们的重点合作对象。

显而易见,合资品牌正在以本土化为抓手在新能源领域进行反攻,至于效果,尚未有更多案例可循。相比之下,“价格战”虽然简单粗暴,但效果惊人。甚至,当时还没有更多本土化思维的ID.3凭借让德国人破防的价格,一举站上了合资新能源的头部阵营,甚至拿下了冠军。

另一个案例则是红极一时的“宝马i3卖17万”,也让这款车曾一度月销量达到6000+,成为BBA中的头牌。进入2025年,合资品牌爆单的新能源车型,一个是上文提到的东风日产N7,另一个则是3月上市的广汽丰田铂智3X,这两款车的价格同样也十分惊人。前者的指导价低于东风奕派007(13.16万起),后者10.98万元的起售价甚至要低于元PLUS。

当然,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两款车型是拿着“本土化+价格战”的组合拳来的,毕竟东风日产N7和广汽丰田铂智3X都深度融入了本土供应链,并且让中方股东帮了不少忙。

光环不再的合资品牌 就没有战斗力了吗?

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70%以上,到2020年的60%,再到今年一季度不足35%,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日子越来越难过,所谓的“品牌光环”也不再被消费者认可,与之相伴的则是高价格不复存在。

如果仔细回想近几年合资品牌新车型的变化,“价格下探”可能是最主要的标签之一,换代的迈腾、帕萨特限时一口价显著低于从前;凯美瑞、雅阁等车型指导价或终端售价也不再坚挺……而这些还是合资品牌占据优势的燃油车型。

新能源车型方面,降价也不足为奇,金标大众ID.与众在2024年7月上市时,官方指导价格为20.99万元-24.99万元,2025年更名改款与众06,官方指导价18.99万-24.99万元,叠加限时一口价政策后,起售价下探至14.99万元。

或许,合资品牌“光环不再”这件事,他们自己也知道。于是,就是一轮轮的产品焕新加价格下探。时至今日,甚至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可能要比自主品牌同级别新能源车型更便宜。过了20年苦日子并翻身的自主品牌会不会在看到这一现象时说一句:这活儿,我熟啊!

拿着“本土化+价格战”组合拳的合资品牌能否上演绝地反攻呢?需要提到的是,汽车行业的竞争往往与技术也有很大关系,固态电池等前瞻性技术或也将决定下一阶段,谁来降价!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