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 “未来出行的探索者”
来源:重庆体彩 2025-04-29 07:30:41
大字

“为什么说低空经济对中国是一个巨大机遇?”“为什么会去做飞行汽车?”

“小鹏汽车从创业到如今11年了,最重要的沉淀是哪些?”

“创业过程中怎样才能把‘危机’变成机遇?”“现在许多年轻人都在创业,对他们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

面对记者的提问,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时而侃侃而谈,时而深思熟虑。

几轮对答后,记者发现了规律:如果他心中已有答案,会条理清晰地列出“一二三”;面对没有准备的问题或记者的追问,他常会思考后作答,给出答案时会像写代码一样严谨,先说出自己的观点,再跟你解释他为什么这样认为。

有些时刻,何小鹏看起来仿佛还是那个坐在电脑前认真写代码的“码农”。虽然当年的程序员已成为“何总”“何代表”,但严谨认真的思考习惯看起来并没有改变,当然,对科技创新的热爱和执着也没有改变。

谈起科技创新,何小鹏顿时兴奋得两眼放光,浮现笑容。2025年全国两会上,何小鹏聚焦人形机器人、低速无人驾驶、智能驾驶保险、低空经济4个领域,提交了4份建议:《关于推动支持高智能等级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普及的建议》《关于推动在停车场开展低速无人驾驶,实现无人停取车能力的建议》《关于推动智能驾驶保险业务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快构建eVTOL航空器驾驶员资质认证管理体系的建议》。

对于未来,何小鹏显然满怀信心,访谈中,“我相信”“机遇”是他口中的高频词。实际上,对于“成功”,他有着自己的定义:

“我觉得每个人创业实际上是‘Followyourheart’,跟着你的内心走,那都叫成功。绝大部分人都有很多很好的想法,但是极少数人能把想法尝试去变成现实,只要是有这个尝试的,甚至都可以叫成功。”

3月10日下午,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记者在广东代表团驻地首都宾馆新闻中心采访室专访何小鹏,听他讲述关于AI机遇、低空经济、企业管理、创业感悟等的思考。

▲何小鹏

谈AI——

我们“AllinAI”,AI能够为推动中国更快速地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民生周刊:全国两会期间,你在微信朋友圈提到了基层公务人员怎样更好地减负、提效的问题。作为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名领军人物,为什么会关注这个问题?

何小鹏:3月10日早上,我们代表团进行小组审议,多位代表指出,基层一线工作负担比较重,希望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更快地回应群众诉求。

在过去两年里小鹏汽车一直在变革,我们“AllinAI”。这是巨大的挑战,比如说我们内部有很多的需求讨论,我怎么把这些事情从更多、更繁杂的需求里更有效率地解决。举一个例子,我们有一个会议自动系统,有了这个自动系统之后我们再也不用写会议的纪要、摘要了。因为它会生成3份报告:第一份是会议所有的文字,第二份是纪要,第三份是大概半页纸的摘要。最后会议的组织者就会把这样的一份纪要进行适度修订,形成最终满足需要的会议文件。

我相信不管小鹏汽车还是其他公司,我们都在AI里面看到,它是一个全新的生产力工具。我举个例子,根据我们的内部统计,利用AI编程可以提升21%的工作效率,而在很多其他岗位,这个数字甚至还能再涨几倍。所以我相信现在我们正在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里。

政府的效能是支撑和引导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基础。所以如果把AI更多带到基层、带到政府的运转体系里面,我相信能够为推动中国更快速地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谈飞行汽车——

低空经济对中国是个机遇,会取得巨大的腾飞

民生周刊:小鹏汽车是国内特别是造车新势力里很早就开始做飞行汽车、做垂直飞行器的,在最开始布局的时候你是怎么考虑的?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市场前景怎么样?

何小鹏:实际上无论是造智能汽车,还是造飞行汽车,这些想法我在2013年就有了。所以后来还有不少朋友问我,当年你怎么会想到在低空经济、在新能源上去做一些事情。因为2013年时我曾经访谈过他们,去请教、询问过他们。

我是一个技术型的创业者,我相信技术到达一个转折点,会带动产品跟商品也到达这个转折点,但是首先需要技术的主体先到达。所以换一个角度,我可能和很多的创业者不一样,我会通过看技术的趋势,来看将来的商业变革,我们创业11年做了差不多6个版本的飞行汽车,才真正实现落地。因为有一个想法很容易,但是做成一个Demo(样本)很难,把一个Demo要做成一个商品,那又是10倍到100倍的难度。所以我还是蛮幸运的,坚持了9年之后,低空经济开始从国家层面有高度和有远景地明确了方向。我们相信在政策支持下,下一个10年我们起码要做3到4代产品,低空经济会取得巨大的腾飞。

民生周刊:你其实在汽车领域也是个创业者,怎么想到可以双线作战,既要做路上跑的,还要做空中飞的,当时有没有犹豫过?是怎么考虑市场前景和应用场景的?

何小鹏:那时候汽车是一个非常确定的商业场景,但是飞行汽车不是。所以当时把飞行汽车分割出来去独立融资,然后自己先投。我们总要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努力,当时我觉得不知道要做多久,我也不确定做到某个点的商业成功概率有多大,但是我觉得先投入,用自己的钱,然后让相信自己的投资人也投一点钱,再慢慢地孵化。

实际上我们创业的时候,很多时候会非常关注节奏,在小鹏汽车这11年的历史里面,前几年的人员规模都小于100人。从第7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直到今年超过2万人的规模。但是在我们的飞行汽车里面,“飞行”是由小鹏汇天来做的,“汽车”是由小鹏汽车来帮忙做的,所以小鹏汽车可以用自己的平台力量来帮助做一款不一样的汽车。

民生周刊:根据你的观察,中国在低空经济这个领域的水平在全世界处于什么位置?

何小鹏:实际上低空经济对全世界是个挑战,我觉得对中国反而是个机遇。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去年欧洲有两家低空经济的公司倒闭了,从我的角度来看是因为他们一直在做Demo,而并没有把一个很酷的Demo去尝试真正转成一个可以量产交付的商品,所以导致了他们没有后面的融资能力。

一个投资者前面可以去为了梦想而投,后面必须是为了进展,到了最终你必须做成量产,必须带来商业价值,欧洲这两家公司可能都没有做到。我觉得中国在去年有少数几家公司正在努力地向前,当然我讲的少数几家公司是面对个人用户市场这个产品,整个生态会有很多家。小鹏汽车也在这里面,我相信小鹏汇天是把飞行汽车最早量产的一家公司。

民生周刊:你所说的对中国来讲是一个机会,对其他国家是挑战,是因为中国市场的特点、消费者的特点,还是有政策的支持,或者说从融资的角度成本更低?

何小鹏:第一,中国的机遇在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为低空经济发展打下了很好的技术和生态链基础;第二,现在中国的低空经济正在从政策层面放开,会有更多具体措施落地;第三,一旦中国明年能够在低空经济领域实现量产,也许再花数年时间会重现中国新能源汽车在过去5年的风光,不光在中国披荆斩棘,而且在全球初步尝试乘风破浪。我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民生周刊:你在3月8日全国两会的“代表通道”上说,计划2026年实现飞行汽车量产,有多大把握?

何小鹏:从产品的把握,我相信肯定是100%。但是我们还要解决非常多的服务和安全问题,这是我们在未来十几个月里面要专注做的。实际上量产是痛苦的开始。我很多时候不敢这样说,它既是预言又是真实,所有的新事物最难的不是做出来,最难的是做出来后大家真正觉得它又安全又好,这个工作量比做出来的工作量可能还要大几倍。这是我们在未来的时间要去做好的事情。

▲2024年11月,小鹏汇天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在珠海航展全球公开首飞。

谈企业管理——

自我涅槃,刀口向内,真正地从用户角度思考

民生周刊:这几年小鹏汽车从销量平淡到最近销量很好,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何小鹏:我觉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个感受:当你碰到困难的时候,当你碰到巨大挑战的时候,也许过几年再回看,会觉得这是一种幸运,你要把“危”变成一种新的机遇。

在过去的3年里,我们有很多个关键词,如果一定要排序的话,第一个我觉得最重要的要自我涅槃,当你碰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去抱怨环境、不要去抱怨竞争,不要去抱怨什么,实际上核心在自己。所以自己的问题在管理层,管理层问题在高管层,高管层的问题在我自己,所以自我涅槃、重新思考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

第二个,自我涅槃之后,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词叫刀口向内,比如说我们的经营、技术、用户体验是否有可以改善的地方,这些都是刀口对内。我觉得刀口对内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组织的效率。因为对于我们小鹏汽车,一个2万多人的公司,不是一个数十人、数百人的团队,必须把群体的力量给组织起来、激活起来。

第三个,要真正地从用户角度思考。这句话非常容易讲,但基本上很多人都不做。很多人说用户是上帝,要从用户角度思考,那你有没有从组织、从激励、从你的产品、从你的整个团队的流程角度去确保不只是说的,而是变成真实在做的。这个我们说实话还在路上,我们还在学习。但是我们改变几小步,现在就看到一点点效果,在后面还有巨大的可改变的地方。所以如何从用户的角度考虑售前和售后的使用,考虑中国和全球的用户、不同区域和文化的需求,能够把它归拢、整合统筹,这是非常有技巧的,要有全过程的保障。

谈未来发展——

小鹏的愿景是未来出行的探索者,期待10到20年后我们可以叫未来出行的引领者

民生周刊:3年前,“何小鹏后悔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产品”登上了微博热搜,现在小鹏汽车最新市值已经超过220亿美元了,你还会后悔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产品吗?

何小鹏:实际上真正用自己的名字作品牌名称,是压力也是责任。但是因为我已经用了,子弹已经在飞的路上了,我一定尽全力把它做好。不光在中国做好,而且把Xpeng放到全球也做好。所以它是责任,是压力,也是企业家的一种驱动力。没有好坏,既然选择了,我们就坚定地走下去。

民生周刊:从路上跑的新能源汽车到飞行汽车,再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这些前沿技术小鹏都在研发。选择这三个前沿方向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何小鹏:我先说一下小鹏的愿景。小鹏愿景是未来出行的探索者,期待10到20年后我们可以叫未来出行的引领者。

为什么说是未来出行的探索者?第一,它们都是出行交通工具;第二,它们本身都是科技方面大的差异化创新;第三,它们全部都是具身智能的,只是身体有的是用脚、有的是用轮子、有的是用翅膀,但是都是聪明的、高科技的,有自己的本体、有自己的底盘、有自己的动力、有自己的算力,叫作AI和大脑的组合,它们只是交通形态不一样。

所以换一个角度,我们机器人做了好几年,实际上今天在中国有好几家机器人公司的创始人和不少员工,都是来自小鹏做机器人的团队。我们一直都在探索和尝试。本来我们是期望今年年底推出小鹏的机器人,因为我们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机器人在过去还是以遥控型为主,还是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真正想进入到产生商业价值,这是一个极具挑战的事情,所以进入到家庭我们觉得还稍微有点远,但是我们先进入到工业,再尝试进入到商业,最后进入到家庭,我相信这条路径一定能够走得通。所以在小鹏汽车里面,你会看到我们先把汽车做好,现在同时在做AI汽车跟全球化。

无论是AI汽车还是飞行汽车,还是人形机器人,实际上它们都是人工智能加新能源和具身智能的一种组合的体现。比如说机器人要做手,这个东西汽车现在是没有的,但也许10年后的汽车有可能有手。所以这在将来的“科技树”(以“树”的形态呈现,根节点是基础技术,分支代表不同的发展方向,节点间的连线表示技术之间的依赖关系)上都会逐一点亮,并且产生依赖关系。

我觉得这是我们科技人员创业最喜欢的事情,知道趋势,找到能力,把握节奏,一步一个脚印。有些是大投入,有些是长线思考跟小投入的组合。

▲小鹏汽车总部

民生周刊:小鹏汽车在未来的全球市场是什么样的定位?

何小鹏:小鹏汽车不是我的第一家创业公司,也不是我第一次走向全球。我学到的一个经验就是你千万不要中国做的是A、海外做的是B,这样会导致企业的科技或者产品、或者整个的组织会有不一致。所以你看到今天小鹏在中国做的,实际上也基本上是我们在海外做的。我们明确,第一,走科技差异化发展之路;第二,走中高端;第三,长期主义;第四,极其重视服务跟口碑;第五,一定真正地跟当地做到共赢。

我觉得要跟当地的用户、当地的行业、政策制定者,跟当地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共赢。当然我们也期望中国的工业合作伙伴也跟着包括小鹏在内的很多中国科技制造企业一起,在当地投资建厂或者有合作,为当地产生长期价值。所以我们在很多地方有研发中心或者总部区域,有销售中心,我觉得慢一点、稳一点,可以走得远一点。

谈创业——

创业实际上是“Followyourheart”,跟着你的内心走,那都叫成功

民生周刊:小鹏汽车创业至今11年的时间里,最重要的沉淀是什么?

何小鹏:我相信一个11年的企业肯定会沉淀下来很多东西,有品牌、有基因、有组织、有信念,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沉淀了一个品牌。作为中国一家新的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走智能电动的差异化发展之路、走从国内到全球化的发展之路,我相信这对于小鹏汽车来说是最大的沉淀。

民生周刊:在全国两会的“代表通道”上,你点赞了广东的营商环境。能否分享一个感受最深的细节或者故事?

何小鹏:在“代表通道”上,我表达了对广东的特别感谢。我相信所有的创业者都会记得最困难的时候,他或许不会记得最好的时候。在这些年,广东对小鹏有非常多的支持。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前年年底、去年年初非常困难的时候,我记得当时省市领导跟我说:“小鹏,你就努力发展,你不要怕。如果你们真的碰到了困难,省市一定会支持你们!”虽然最后我们自己自我涅槃,重新走出来了,但是在那种困难的时候,领导主动找你,鼓励你大胆往前冲,这真的让我深受感动、印象深刻。

民生周刊:今年是你创业的第21年,觉得自己创业算成功了吗?在创业过程中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何小鹏:我觉得创业的成功不是从行业来看,而是从内心来看。每个人创业的时候都会有自己一点小小的期望。我第一次创业最开始的想法无外乎就是多挣点钱、能够买套房,我相信跟中国绝大部分创业者是一样的。但是随着你创业的规模不断地变大,想法会不断地变化。

我觉得每个人创业实际上是“Followyourheart”,跟着你的内心走,那都叫成功。绝大部分人都有很多很好的想法,但是极少数人能把想法尝试去变成现实,只要是有这个尝试的,甚至都可以叫成功。不一定说尝试且还能够赚到钱,尝试且还能够做到很强,那才叫成功。做了就是成功的一种表现。

民生周刊:那付出了时间和金钱也不后悔吗?

何小鹏:这就是人生的意义,你总要花时间去干事情,去做一些你觉得很有挑战的事情更开心。我觉得人生的意义是“精彩”。每个人对精彩的定义不一样,有的人对精彩的定义是挑战,有的人对精彩的定义是稳定,有的人对精彩的定义是美食……anyway,我觉得都是精彩。

民生周刊:现在许多年轻人都在创业,你对他们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何小鹏:我觉得首先祝贺他们已经在创业的路上,我想跟他们说的是,不用去看那些所谓的成功的创业者或者公司。我觉得创业路是一步一步走,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去很安静地思考自己、自己的团队和自己的企业该怎么去一步一步地成长。我觉得他们总有一天会做到比今天很多的民营企业家更好,因为他们还年轻,会有很多机会。

(实习生郭晶心、贾冰参与采写)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8期、4月14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民生周刊》记者畅婉洁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