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全力备战新能源淘汰赛, 吉利完成电池业务整合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2025-04-29 07:11:14
大字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3.0阶段,“淘汰赛”在整车、电池等环节将进入更为激烈的环节。在此背景下,头部企业开始集中整合研发、智能制造、供应链、渠道和品牌影响力,以提升竞争力。

在电池领域广“撒网”,布局深耕超十年的吉利控股,已进入“收网阶段”。

4月23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已于近期完成对耀宁新能源、衢州极电、赣州耀能等旗下电池业务的战略整合,成立全新电池产业集团——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吉曜通行”),将原有的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统一整合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据介绍,神盾代表吉利极致的电池安全系统,金砖代表吉利在行业领先的电芯技术,实现吉利自研自产电池安全系统与电芯产品的“强强合体”。

“我们这次整合跟之前任何一家电池行业的整合都不一样,我们这次整合实际上就是聚焦,服务好大客户,让吉利先打赢这场‘淘汰赛’。”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兼CSO郑鑫在接受电池中国等平台访谈时表示,“电池业务首先要服务整个(吉利)集团在电动化时代的发展,在整车架构下逐步匹配(吉利)各品牌车型,我们将做好爆款电芯,形成新的竞争力。”

事实上,吉利控股对电池资产进行整合的核心逻辑也是推进落实《台州宣言》的又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去年9月,吉利发布《台州宣言》,提出了“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战略稳健、战略人才”五大举措,所以才有了这次电池业务的整合。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整合并非单纯的品牌整合,而是全链路涉及到了吉利控股内与电池相关的所有业务、人才、研发、供应链、产能基地等,“整合的形式是全面的合并”。

未来,作为控股集团旗下的电池产业集团,吉曜通行将打造行业领先的电芯研发、智能制造及供应链管理能力,引领全球电化学产业创新,繁荣人车家能源服务生态。

01

十年布局,神盾金砖电池“出鞘”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动力电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吉利早在2013年就已经开始布局电池PACK。经过十多年的深耕,吉利不仅构建了从电池上游材料、电芯、PACK和回收的全链条产业链,还在电池领域积累了领先的技术、制造能力。

以此次重点整合的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为例。金砖电池在2023年诞生时,便成为当时行业首款800V架构下的磷酸铁锂超快充电池,最高充电功率可达500 kW,最大充电倍率达到4.5C,充电15分钟可以补能500公里以上。

2024年6月,其神盾短刀电池发布,将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到192Wh/kg。不仅具备“军工级安全”和超长循环寿命,神盾短刀电池在高能量密度、快充能力上,也实现了“黄金均衡”。

例如在安全性上,据介绍,神盾短刀电池通过了中汽中心进行的8根直径5mm的钢针同时穿刺并保持1h,电池不冒烟、不起火、不爆炸;另外,神盾短刀电池还通过了5.8mm真弹贯穿试验,在极限破坏条件下,依然不起火、不爆炸,实现“军工级”超高安全的表现。

在循环寿命上,神盾短刀电池具备3500圈循环寿命,可供用户行驶远超15年,实现油车电车一样长寿。

吉利控股通过此次整合,将原有的神盾短刀电池和金砖电池技术、研发、工程能力和制造能力进行深度融合,提升研发能力、聚焦核心技术路线、优化产能布局、强化供应链管理能力,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

据电池中国了解,此次整合调整后,其原有的神盾短刀电池和金砖电池将被统一整合为“金砖电芯”。全新的金砖电芯将主要聚焦于磷酸铁锂电池路线,并针对不同车型推出超级快充、高能量密度、超级混动等行业一流的电芯系列产品,为吉利控股旗下各品牌车型全面赋能。

据吉曜通行CPO严永贵介绍,超级快充版主要针对800V以上高压架构;高能量密度版则主要针对400V架构,能量密度达到近200Wh/kg;超级混动版将涵盖400V-800V,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一直以来,安全是吉利造车的底线,也是第一优先级。“神盾金砖电池”更积极的意义在于,在新能源汽车广泛普及的当下,为行业打造了一套极致安全解决方案,筑牢整车安全防线。

“我们认为安全是平权的,是电池和车企首要考虑的因素,无论是3万的车还是100万的车,乘客的安全都是最重要的。”郑鑫表示,在安全匹配上,吉曜通行在低价位的车型电池上也愿意付出更高的成本,用更好的材料,把安全做好,实现与高价位一样的极致安全,真正做到“安全平权”。

据悉,吉利针对旗下自主研发的电池产品,构建了覆盖全场景极限工况的36项安全测试体系,***数量高于明年即将实行的新国标要求的24项,其中有23项吉利标准高于新国标。

02

未来两年目标:配套占吉利车型30%

作为吉利打赢新能源汽车“淘汰赛”的关键一环,吉曜通行将极大提升吉利在电池领域的自主能力。

据郑鑫介绍,整合后吉曜通行的目标是,“未来两年,其将在吉利新能源汽车体系的配套占比提升至30%”。

为实现上述目标,一方面通过整合内部研发、智能制造及供应链管理能力,提升吉利电池业务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在产品策略上推行爆款大单品策略,通过提升产能利用率、产线良率和规模制造降本,实现与其它电池企业的竞争优势。

在产品策略上,吉曜通行将全力押注短刀形态的金砖电芯。据了解,之所以选择500mm-600mm短刀尺寸,是吉曜通行基于整车开发路径,结合电芯刚度、叠片精准度、内阻、发热量、能量密度、快充,以及车型平台适配性等多维度综合研判,认为短刀电池将成为未来主流。

“短刀电池形态,可以兼顾安全、利用率、成本、快充和车型适配。”严永贵指出,短刀电池的形态已经确定,吉曜通行会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不断进行技术迭代,推出不同性能的产品。

据介绍,吉曜通行在整合后,将拥有行业内目前最大、最先进的短刀产能,其已在全国构建覆盖6大生产基地的智能化制造网络。

郑鑫表示,在爆款产品方面,吉曜通行有很好的实践经验,例如在公司盐城基地只生产一款短刀电芯,不仅实现了成本最优,且在品质、稳定性、产线良率和产能利用率上实现极致,可以稳定地向客户交付最佳产品和体验。

目前,吉利高端品牌极氪全系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均标配吉曜通行金砖电池。除了极氪,吉曜通行也将短刀电池应用到吉利汽车品牌战略车型上,让高端电池技术普惠更多用户,如在吉利银河E5上也已经大批量导入短刀电池,“我们提出了‘短刀平权’的理念,让用户感受到吉利在三电变革中的技术实力。”

对于外界关心的吉曜通行未来是否会外供,郑鑫也指出,吉曜通行定位是一家独立的电芯科技公司,未来在保证吉利供应和研发技术溢价到一定阶段后,也会考虑“走出去”;同时,吉利汽车的供应链也一直是开放的,吉曜通行同其它电池公司仍将保持良性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03

写在最后

吉利汽车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88.82万辆?,同比增长92%,占其全年汽车总销量的41%。随着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增长,其对电池这一核心零部件的需求也会“水涨船高”,通过整合旗下电池资产,实现研发、制造、供应链、品牌的聚焦,将有效提升吉利汽车电池供应链安全性和技术先进性。

在整合之前,耀宁、极电新能源等电池品牌在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已经有非常不错的表现。随着吉利控股对旗下电池资产完成整合,未来吉曜通行在中国市场的动力电池装机量有望快速攀升,或将改写TOP10格局。

值得关注的是,吉曜通行全力聚焦短刀电池形态,表明吉利汽车在电池形态选择上,也非常认同这一形态在电动汽车平台的适配性和兼容性。考虑到,已经有多家电池企业也已经布局短刀电池,未来“短刀”有望成为行业主流路线之一。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