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急刹”之后,汽车不能熄火在App里
来源:中国工人报 2025-04-30 03:50:37
大字

#津云锋声#[“急刹”之后,汽车不能熄火在App里]#汽车厂商不能越了安全底线#4月29日上午,部分吉利、领克汽车上演惊险一幕,多位相关车主因App故障导致间接“熄火”。有人吃个早点的功夫就打不开车门了,一家人被迫在路边苦等3个多小时,也有人表示出现“车辆信息获取异常”,甚至在行驶途中出现“座椅位置被更改”报错提示。#杨学良回应吉利App崩了#

即便厂商在事故发生后的几小时内迅速响应、抢修服务器,但经历了“数字熄火”的车主们难免心有余悸。

这并非车企首次出现“数字熄火”事故了。一个月前,长城汽车旗下魏牌、哈弗、坦克等品牌的大批车主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因App出现故障,未带实体钥匙的车主被迫车外“罚站”苦等;今年1月,比亚迪王朝、比亚迪海洋App同样遭遇系统崩溃,用户无法进行解锁车辆、语音唤醒等操作。

更早之前还有特斯拉中控屏幕黑屏、智己汽车仪表屏故障、小米SU7自动泊车功能故障等……最令人心痛的,莫过于不久前安徽铜陵三条鲜活生命的血色警示。

技术导致的事故频现,汽车厂商们是时候为“智驾”安全风险敲响警钟了。车开得再快,遇到“红灯”也得停下;技术卷得再高,也不能越了“安全”底线。“卷参数”“吹智能”的风气可休矣,属于智能驾驶的这一波营销高潮是时候降降温了。

4月16日,工信部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近60名主要汽车生产企业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围绕《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于是,4月23日的上海国际车展上,行业迎来了一场更加克制、理性,也更趋回归专业本质的峰会。此前被频繁鼓吹的“自动驾驶”鲜少出现,取而代之的营销词变成了“驾驶辅助”。“高阶智驾”改为“驾驶辅助”,“代客泊车”变成了“下车泊入”,“远程遥控”“一键召唤”等宣传词汇几乎集体消失……

而“安全”,成了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吉利在20分钟的演讲中连续提了61次安全;李书福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安全是造车的第一优先级”;余承东的口头禅也从“遥遥领先”变成了“安全是最大的豪华”。

或许这一次,行业是真的集体警醒过来了。

2025年,是业内公认的“智驾元年”,在竞争者奋力起跑之前率先泼盆“冷水”终究不是坏事。交通安全无小事,代码堆砌的技术越是具备狂飙突进的能力,血肉铸就的生命才越应维持自我保护的理智。以更加严格的测试规范技术等级,避免夸张的营销口径误导用户,此事迫在眉睫。

AI不是人类的“对手”,“智驾”的目标也不该直奔取代人类。科技向善追逐的应是“改善”生活质量,而非“颠覆”世界运行的逻辑。等待安全是行业必须承受的“技术减速”。这场关于夸大宣传的“急刹”之后,汽车绝不能再“熄火”于App中了。(津云评论员小黄)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