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长安福特成为"逆势标杆"的3张底牌
来源:全球旅报 2025-04-29 18:36:26
大字

“2025年上海车展的聚光灯下,长安福特的展台格外引人注目。这家老牌合资车企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年盈利稳健增长、经销商六成实现盈利,成为合资阵营中少有的“逆势标杆”。”

面对行业价格战与新能源转型的双重压力,长安福特为何能稳住阵脚?长安福特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杨大勇的答案很清晰:坚持大车高端化战略、拒绝盲目价格战、探索新能源差异化路径,是这家企业穿越周期的“三重底牌”。

底牌一:均价22万,用“大车策略”守住合资价值高地

“长安福特目前全系车型均价22万元,是主流合资品牌中价格最高的。”杨大勇的开场白直接点破了企业的战略核心。在“以价换量”成为行业共识的背景下,长安福特却选择了一条看似“反共识”的路线:聚焦中高端市场,用大尺寸、高价值的产品重塑品牌护城河。

这一策略的底气,源于福特对市场趋势的深度研判。“中国品牌在主流大众市场已占据绝对优势,跨国公司若想长期立足,必须走差异化路线——要么高端化,要么个性化,或者二者结合。”杨大勇坦言。而长安福特的选择,是瞄准中大型SUV和轿车市场,以探险者、锐界L、蒙迪欧等车型为核心,用越级空间、性能配置和安全性撬动用户心智。

牺牲销量换取品牌高度,看似冒险,却为长安福特打开了另一扇门:2024年,企业通过“增配不加价”策略,在避免卷入价格战的同时,强化了用户口碑。例如新一代探险者升级发动机与变速箱技术,产品力提升但价格不变,既守住了经销商利润空间,也让消费者感知到“高价值获得感”。

底牌二:不打价格战,但用“香型车”暗度陈仓

面对席卷行业的降价潮,长安福特选择了一条“非典型”路径。“我们不会主动降价,但也没闲着。”杨大勇笑着揭秘了长安福特的“迂回战术”。面对价格敏感型消费者,企业巧妙推出“蒙迪欧清香型”“锐界L浓香型”等特别版车型——通过优化智能化、舒适性配置降低成本,将价格门槛下探至20万以内,吸引年轻家庭和首购用户。

这一招“上下通吃”的背后,藏着长安福特的平衡术:主销车型坚守价格体系,入门级产品以“减法”扩容用户池。既避免了品牌调性被稀释,又用差异化配置满足细分需求。“我们不转嫁成本压力,该有的安全、性能、品质绝不妥协。”杨大勇强调。这种“保底思维”让长安福特在2024年守住了盈利基本盘,经销商盈利面超过60%,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底牌三:新能源不跟风,要造“福特式中国车”

当被问及新能源布局时,杨大勇的回答直指行业痛点:“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如果只解决‘有无问题’,没有差异化,注定会被中国品牌碾压。”在他看来,福特的新能源转型必须跳出“跟随者”角色,将百年造车经验与中国市场深度结合,打造“既国际又本土”的独特产品。

“福特的优势在于全球化的技术储备和性能基因,比如操控、安全、动力调校;而中国市场的优势是智能化、场景化创新。”据波士顿咨询预测,2030年中国燃油车市场份额仍将保持在35%-40%,其中HEV车型占比或超15%。当电车和燃油车使用成本打平时,消费者会更看重驾驶质感和品牌积淀。福特将通过HEV技术放大传统车企优势,同时引入中国本土研发的智能生态,让新能源车“开起来像福特,用起来像中国品牌”。中国品牌的优势是场景创新,福特的优势是性能与安全,两者结合才能破局。

对于这场转型,长安福特显得谨慎而坚定。“我们正在加速推进产品落地,但不会为抢风口牺牲差异化。”杨大勇透露,未来的福特新能源车将带有鲜明的品牌烙印,例如延续“百公里加速信仰”的性能标签,同时融入中国用户偏爱的场景化功能。这种“混血基因”,或将成为合资品牌破局新能源的关键。

写在最后:合资的出路,在于重新定义价值

当价格战席卷行业,长安福特用高端化战略证明:合资品牌的价值,不在于“比谁更便宜”,而在于“比谁更懂用户需要什么”。通过大车策略守住利润、通过“香型车”触达新客、通过差异化新能源重塑竞争力,这家企业正试图回答一个更本质的问题——在“内卷”时代,合资品牌的生存法则不是跟随,而是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

当中国品牌用“冰箱彩电大沙发”定义新豪华时,福特选择用美式性能基因+本土智能生态的组合,在“油电混战”中开辟一条新路。正如杨大勇所言:福特的优势不是那么容易被取代,像追求百公里加速是信仰,但是你搂不搂得住,搂得住才叫信仰。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顶部